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帕克探测器“亲吻”太阳,网友脑洞大开:何不夜间拍摄?

   时间:2025-07-13 13:13: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自古以来,人类对太阳的探索之旅从未停歇。早在殷商时期,中国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太阳黑子现象的记载,这标志着人类对太阳活动的初步观察。

与此同时,在古希腊与巴比伦文明中,日晷和星表的记录也展现了人类对天体运行的浓厚兴趣。然而,随着观测需求的深入,肉眼已难以满足探索的渴望,于是人们开始借助工具来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1610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并绘制了太阳黑子,这一革命性的发现证实了太阳表面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充满了动态变化。

1845年,银版照相技术的诞生使得人类首次能够拍摄到太阳的影像,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人类对太阳的观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终于迎来了空间探测时代。2018年8月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的SLC-37B发射台,德尔塔4重型运载火箭承载着帕克太阳探测器腾空而起,开启了人类探索太阳的新篇章。

经过数月的调整,帕克太阳探测器于同年11月5日首次飞越太阳近日点,开始了长达7年的太阳探测任务。在这期间,它绕日飞行了22圈,虽然比原计划少了2圈,但其贡献却不可小觑。

然而,2025年6月19日,帕克探测器遭遇了极端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其热防护系统受损严重,不得不执行受控坠毁任务。在每秒200公里的速度下,探测器开始了最后的俯冲,最终在距离太阳表面约25公里的地方烧毁,化为了太阳大气层的一部分。

尽管帕克探测器的使命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但它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太阳观测资料。NASA近日发布了其2024年12月拍摄到的最近距离的太阳照片,这张照片距离太阳仅610万公里,完美记录了太阳的日冕结构和太阳风的释放过程,这是人类首次深入太阳大气内部获取的资料。

在帕克探测器飞掠太阳的最后时刻,它仍在持续回传数据。有媒体猜测其中可能包括高清太阳图像,但NASA并未公布这些高清图像,引发了网友们的无限遐想。有网友调侃道:“帕克太阳探测器怎么不晚上拍,那样太阳就不烫了。”而另一位网友则幽默回复:“晚上没有太阳,你让帕克探测器怎么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