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揭开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与土壤磁性强之谜

   时间:2025-07-13 23:12:18 来源:IT之家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7 月 13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今日消息,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月壤中各种磁性矿物,以及它们独特的磁性是怎样产生和保留下来的,揭开了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与土壤磁性强之谜。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磁性之谜,也对将来研究小行星、火星等其他天体样品中的磁性矿物、磁场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说,对我们理解月球磁场历史以及月球表面改造过程非常重要。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

据此前报道,去年 6 月 25 日,我国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共采集月球样品 1935.3 克,这是人类首份月背样品,在科学上具有独特意义。

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点坐标为(153.9780°W,41.6252°S),其特征与正面的风暴洋地体和广布的长石质高地地体存在明显差别。遥感探测显示该地区的玄武岩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形成了中钛和低钛玄武岩单元。着陆区月壤普遍存在大小不一的石块,含有来自周围撞击坑的溅射物。这些外来非月海物质的主要成分为斜长岩和苏长岩,蕴含了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的关键信息。

▲嫦娥六号着陆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