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科学大模型GeoGPT与OneAstronomy闪耀国际AI峰会,助力科研飞跃

   时间:2025-07-15 20:20:27 来源:文汇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度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上,之江实验室携其两大人工智能(AI)科学模型——GeoGPT与OneAstronomy惊艳亮相,赢得了众多专家的瞩目。这两款模型不仅展示了AI在地学研究和宇宙探索领域的卓越应用,更彰显了AI在推动科学进步中的巨大潜力。

GeoGPT,作为一款开源且非营利的地学领域AI模型,凭借其深度融合深时地球数据与智能算法的特性,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助力。该模型内置了一系列强大的科研工具,如深度检索与分析理解、地质图问答与生成等,极大地提升了科研效率。尤为GeoGPT能够运用微藻物种分类算法,精确识别有害藻类,预测赤潮爆发,其监测效率相较于人工方式提高了惊人的千倍。

截至目前,GeoGPT已吸引了全球135个国家的超过4万名地球科学研究者注册使用,其卓越的贡献也获得了国际认可。在峰会期间发布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创新实践案例集》中,GeoGPT荣耀入选,并荣获国际电信联盟颁发的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奖。峰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亲自上台领奖,为这一荣誉增添了更多光彩。

与此同时,之江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发的天文科学计算大模型OneAstronomy同样在峰会上大放异彩。该模型在处理复杂天文数据、推动理解宇宙起源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其系列模型之一,恒星光谱模型SpecCLIP,从海量的天文数据中发现了数千颗新的贫金属星候选体,这一成果无疑将极大地推动天文学界对早期银河系的研究。

在打造这些领域科学大模型的同时,之江实验室并未止步,而是继续在科学基础模型领域深耕细作。他们正在研发的021 LSM大科学模型,旨在实现深度科学推理与自主知识发现,为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新的技术路径。该模型采用了先进的MoE混合训练框架,注重科学知识的丰富性和推理能力的提升,其参数规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60亿。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方法论、一种‘通用语言’,它在科学、技术、工程的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不应将人工智能仅仅视为一个工具,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科学研究的方法,甚至影响着我们提出问题的方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