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曾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一场风波。每当特斯拉发生事故,网络上便会迅速涌现大量负面评论,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矛头指向车辆本身,而非驾驶者。
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网络上充斥着对特斯拉的恶搞与抹黑,诸如“刹不住车”等言论比比皆是。然而,随着小米汽车的上市,这一风向悄然发生了变化。
如今,网络上针对特斯拉的负面评论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小米汽车的密切关注。网友们开始用放大镜审视小米汽车的每一个细节,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小米汽车已成为车圈的流量担当,其话题度和热度甚至超越了特斯拉。因此,对于追求流量的人来说,挖掘小米汽车的问题显然更具价值。
特斯拉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舆论攻击后,依然稳健发展,站稳了脚跟。这使得其他车企在攻击特斯拉时,感到性价比不高,意义有限。
相比之下,小米汽车自SU7上市以来,便备受瞩目,随后YU7的推出更是火爆异常。高话题度和流量吸引了众多关注,也让小米汽车成为了攻击的目标。
对于友商而言,小米汽车上市初期,根基尚不稳固,正是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一旦小米汽车站稳脚跟,攻击便失去了意义。
因此,小米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特斯拉曾面临的舆论压力,为特斯拉挡下了众多攻击。可以说,小米汽车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特斯拉的舆论负担。马斯克或许真的应该感谢雷军,如果没有小米汽车,特斯拉或许仍然需要独自面对这些舆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