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充电新规来袭,车企超充站无差别开放,比亚迪或成最大赢家

   时间:2025-07-16 08:04:4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发展步伐在插混和增程技术的映衬下,显得相对迟缓。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纯电动车充电功率的提升瓶颈,导致消费者普遍存在续航焦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车辆本身的充电能力受限,而是市面上的充电设施难以与各类车型的峰值功率实现精准匹配。例如,有的车型理论上支持高达500kW的充电功率,但在多数服务区和第三方充电站,实际充电功率往往只能达到120kW左右。

对于纯电动车主而言,品牌专属的超充站一度被视为一种“特权”。以蔚来汽车为例,该品牌曾在充电资源紧张的地区,限时向蔚来车主独家开放超充站。这一举措源于蔚来车主的反馈,他们发现蔚来超充站常被其他品牌车辆占用,导致自己无法充电。蔚来宣传拥有众多超充站,旨在让车主购车无忧,然而现实却是蔚来车主在自家超充站仍需排队。

然而,这一“特权”局面或将迎来重大变革。发改委近期发布通知,要求车企自建的充电桩实现无差别开放。这意味着车企自建的超充站和超充桩将不得进行品牌限制,其他品牌车辆也能进入充电,无需设置任何门槛。此举无疑将对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建设超充桩的车企构成挑战,其竞争优势或将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尽管如此,对于车企而言,这一变化也并非全然不利。众所周知,车企自建的超充桩充电费用通常高于第三方快充站。但通过积分抵扣、免服务费等措施,本品牌车主在超充站充电实际上能享受更多优惠。因此,价格本身已成为一种隐形的“门槛”,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可能会选择避开品牌超充桩。无差别开放后,车企充电部门的整体营收反而有望得到提升。

面对这一变革,不少消费者感慨小米和比亚迪等品牌的远见。这些品牌在国内服务区和城市并未大肆建设超充站,因此无差别开放政策对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对于比亚迪这样的品牌而言,仍需大量新建超充站以适应未来需求。特别是比亚迪推出的兆瓦闪充技术,充电功率高达1000kW,远超当前市面上的第三方快充和品牌超充站。对于比亚迪的兆瓦闪充车型而言,没有匹配的兆瓦闪充桩将大打折扣。为此,比亚迪已宣布将与小桔充电、新电途等第三方品牌合作,建设超过15000座兆瓦闪充站。这些合作超充站将不仅服务于比亚迪车型,其他品牌车辆也可使用,只是比亚迪车型的使用体验更佳。比亚迪提供兆瓦闪充技术,而合作方负责铺设设施,双方各取所需。未来,比亚迪可能会在4S店和核心地段自建闪充站,其他地方则由第三方合作商提供,以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车企自建充电桩无差别开放的政策,本质上并未带来根本性变化。对于一些车主而言,心理上的落差或许难以避免,毕竟专属“特权”被取消了。但对于比亚迪等刚刚开始建设充电站的品牌而言,这一政策为它们提供了更多调整策略的时间,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充电站的建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