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了一项突破性发现,他们首次捕捉到行星系统诞生的珍贵瞬间,这一发现可能预示着宇宙中存在着与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这一研究成果由一支国际团队共同完成,并于近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领导此次研究的莱顿大学研究员梅丽莎·麦克卢尔表示,这是人类首次在非太阳系环境中观测到行星形成的最早阶段。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行星起源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寻找宇宙中其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开辟了新途径。
根据天文学理论,恒星的形成始于冷却且过度密集的星际气体和尘埃区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塌缩。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被称为“原恒星”的天体,其周围被由相同物质组成的包层所包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被压扁成一个旋转的盘状结构,即“原行星盘”,而新的行星正是在这里孕育而生的。
在HOPS-315的原行星盘中,研究团队发现了热矿物凝聚的迹象,特别是硅单氧化物的存在。这种物质既存在于婴儿恒星周围的气体中,也存在于晶体材料中,这表明在HOPS-315周围的矿物凝聚过程才刚刚开始。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于行星形成初期阶段的重要线索,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