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短剧行业的风起云涌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巨头的目光。小米旗下品牌Redmi率先出击,推出了名为《时空合伙人》的首部短剧,这部被誉为“2025年度最狠穿越创业剧”的作品,不仅融合了创业题材,还吸引了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总经理王腾及Redmi产品经理胡馨心等高管亲自参演,这一举动标志着小米在品牌营销策略与内容生态建设上的全新探索。
Redmi《时空合伙人》的推出,巧妙地将手机、智能设备等产品融入剧情,实现了产品功能与优势的自然展现,这种“内容即广告”的新模式,对于短视频用户而言,更具吸引力和接受度。更深层次地,小米通过自制短剧,试图从硬件厂商向拥有丰富故事性的品牌转型,进一步拓展其内容生态和自有IP。
与此同时,短剧市场的火爆也吸引了电商巨头的关注。京东近期以高薪招募短剧运营人才,月薪范围高达45k至70k,年薪最高可达140万,这一举措被视为京东在内容电商领域的重要布局。京东此举不仅体现了其对短剧业务的战略级重视,也彰显了其抢占短剧流量新高地的决心。
事实上,京东并非孤军奋战。淘宝、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巨头早已涉足短剧领域。淘宝推出了短剧扶持计划,拼多多则实施了“多多有好剧”短剧激励政策,天猫更是在关键营销节点冠名多部短剧。这些电商巨头通过短剧,不仅获取了新流量,还提升了用户的购物沉浸感。
在短剧赛道上深耕多年的字节跳动,其旗下免费短剧平台“红果短剧”的月活跃用户已逼近2亿,与长视频巨头优酷的差距日益缩小。红果短剧凭借“完全免费观看+广告变现”的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用户,还对长视频平台的订阅模式构成了潜在威胁。红果短剧的成功,得益于字节系“内容+算法+流量”的生态协同优势。
互联网大厂纷纷涉足短剧领域,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洞察。随着互联网用户高速增长期的结束,短剧成为了新的流量风口。对于内容平台而言,短剧能巩固其在短视频领域的优势;对于电商平台,短剧则是获取新流量、提高用户粘性的重要手段。短剧还具备多元化的变现模式,如广告变现、边看边买等,为电商平台和内容方带来了可观的商业价值。
短剧的兴起,也丰富了内容生态。长视频平台瞄准短剧市场,旨在抢夺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而非内容生产出身的大厂,如小米、华为等,则通过短剧市场的开拓,尝试内容年轻化改造。在AI等前沿科技领域“军备竞赛”的互联网大厂们,也将短剧视为“军备”变现的重要方式之一。AI生成内容在短剧上的广泛应用,有望降低成本、提升内容质量,推动短剧制作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随着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短剧领域,这一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拥有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大厂,通过算法分发和入口导流,正在将短剧产业平台化。未来,短剧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发生深刻变化,整个内容产业的权力格局也有望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