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美食之都”顺德,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于近日盛大启幕。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负责人,以及各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代表、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和外国客商等共计30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新机遇。
与大会同步举行的还有2025广东(佛山)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展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200家,展现了预制菜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博览会上,各式各样的预制菜产品琳琅满目,不仅展示了广东预制菜产业的丰富多样性,也彰显了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
预制菜产业作为连接田间地头与百姓餐桌的重要纽带,不仅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发展的新赛道。据艾媒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4.2%。在政策引导、供应链升级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预制菜产业正逐步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佛山作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预制菜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自2023年首届大会以来,佛山已吸引了超过200个党政企业代表团前来共谋发展,并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顺德、南海、三水三大省级预制菜产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吸引了安井食品、袁记食品等头部企业的入驻。顺德区更是围绕“一心两翼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构建了预制菜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在大会上,佛山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战表示,佛山将立足产业基础扎实、底蕴厚重的优势,加强政策引领和服务,持续攻关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质量认证,突破海外高端市场准入壁垒,锻造预制菜产业的三个“新高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佛山顺德在预制菜产业风起云涌之时,便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行动力,集聚全球要素资源,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工业化跃升。
广东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驾马车”的强劲驱动。一是预制菜产业与县域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上下游超1.5万家企业的协同发展,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让广东的特色美食得以“锁鲜如初、风味不减”,并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三是广东预制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粤味出海、全球共享”。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2025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和《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暨广东特色食材名录》。蓝皮书显示,中国预制菜产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与升级迭代,从高速扩张期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在百强榜中,广东省有3家企业入选TOP10,领跑全国。同时,广东特色食材名录中的湛江对虾、顺德鳗鱼等特色食材,也为预制菜产业注入了地域文化灵魂。
小红书、本来生活等平台也在会上分享了预制菜营销的创新实践。小红书以其独特的营销能力,助力商家实现从种草到转化的站内闭环。而本来生活则为老字号企业提供定制化运营服务,推动预制菜从产品向品牌升级。媒体方面,央广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主流媒体联合发布了《“媒体+”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旨在以文化传播推动产业升级,助力预制菜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