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视频播客热潮来袭:新风口还是昙花一现?

   时间:2025-07-21 09:01:04 来源:搜狐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数字音频领域掀起波澜后,视频播客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内容创作者的新宠。这股风潮的兴起,与美国知名播客Joe Rogan和特朗普合作的视频节目取得5900万次惊人播放量密不可分。仅仅半年后,这股视频播客的风潮便跨越太平洋,影响了中国的内容市场。喜马拉雅、B站等平台纷纷涉足视频播客领域,其中B站更是发布了专项扶持政策,意图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美国播客市场已明显向视频化转型,YouTube等视频平台成为播客内容的主要消费阵地,而非专门的音频平台如Spotify和Apple Podcasts。然而,在中国,播客创作者对于视频播客的态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极分化。

部分创作者认为,视频化为播客内容增添了生动性和商业化潜力,同时通过视频平台的分发能够吸引更多听众。然而,也有创作者担忧视频播客面临观看场景不明确、制作成本高以及与平台商业化能力挂钩等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多数创作者仍认为长期来看,视频化是播客发展的必然趋势。

B站对视频播客的布局尤为积极。今年3月,B站推出了自制视频播客节目《一麦三连》,邀请了包括罗翔在内的知名UP主进行对谈。节目上线后,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B站还发布了《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承诺为视频播客提供10亿级冷启动流量、专属AI创作工具以及免费录制场地等支持。

除了B站,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也纷纷入局视频播客领域。优酷与《无聊斋》共同推出了号称“全网首档”的视频播客节目《好好聊聊》,而喜马拉雅则上线了《行走的思考》。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虽然目前仍处于试水阶段,但也在积极探索视频播客的可能性。

然而,视频播客并非没有挑战。对于什么是视频播客,目前尚无官方定义。B站在其扶持计划中将其描述为兼具思想深度与视觉张力的内容形式,但实际操作中,一些仅有字幕和头像的内容也被打上了“视频播客”的标签。这引发了关于视频播客真伪需求的讨论。

头部播客节目《半拿铁》主理人刘飞指出,当前平台加码视频播客更多是出于KPI的战略动作,而非真正基于用户需求。他认为,B站与小宇宙等传统音频播客平台之间的竞争是“场景之争”,而非“用户之争”。尽管用户群体存在重叠,但不同平台满足的是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视频播客的制作成本也是一大挑战。相较于音频播客,视频播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刘飞提到,将播客内容处理成适合观看的视频,相当于完全重做一个内容,文稿、拍摄、剪辑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B站虽然承诺推出AI创作工具以降低制作门槛,但刘飞认为AI在内容创作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部分听众对视频播客的需求也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播客覆盖的是耳朵空闲的时间,如通勤、健身等,而视频播客在这些场景下毫无竞争力。作为播客创作者的Jess同样认为,视频播客缺乏明确的观看场景。

尽管如此,仍有创作者对视频播客的商业化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视频播客便于植入广告,且视觉刺激能够提升品牌记忆度。然而,商业化能力是否与平台流量池大小成正比仍存在疑问。晴总指出,《蜜獾吃书》在小宇宙的用户群体具有高龄化和高付费力的特点,转化率非常高。相比之下,B站等平台的商业化能力则存疑。

视频播客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然而,这并未阻止平台和内容创作者对其的热情投入。他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创新,视频播客将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