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蓉城启幕,14大创新成果引领量子科技未来

   时间:2025-07-22 01:50:58 来源:红星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蓉城成都,一场聚焦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盛会——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CQCC2025)盛大启幕,吸引了超过1400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工程师、政企代表及高校博士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此次为期三天的大会,以“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赋能行业新未来”为核心议题,深度探讨了量子科技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多个维度,包括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应用及标准制定等。大会旨在通过全面展示量子计算领域的学术成果、技术创新及产业进展,推动我国量子计算与计算机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大会现场,CQCC2025量子计算优秀成果案例荣耀发布,14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脱颖而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这些成果覆盖了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多个领域,展现了量子计算产业化的前沿探索与最新突破。

在企业产品方面,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常温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尤为引人注目。该系统作为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不仅适配多种量子体系,还支持大规模比特扩展,其高性能、小型化及可扩展性为量子纠错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中微达信研制的低温量子计算测控芯片也备受瞩目,该芯片是规模化量子计算的关键所在,其系列产品连续三年获得行业顶会认可,实现了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

本源科仪(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本源坤元系列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同样令人眼前一亮。该软件覆盖了量子芯片设计的全流程,从器件制作到版图设计,均提供了全方位的工具支持,显著提升了设计效率,加速了量子计算产业化的进程。

在科研成果方面,由本源量子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研究项目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项目聚焦于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在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基于量子交互的单目标检测方法也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为量子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

大会还展示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涵盖了量子神经网络系统测试、超导量子模拟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作为大会的承办方,电子科技大学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校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在郭光灿院士的指导下,汇聚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并于2023年获批了量子物理与光量子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对量子革命与人工智能浪潮的双重挑战,电子科技大学从基础科研到工程技术等多个层面制定了攻关计划,旨在拓展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空间,并赋能量子信息研究。

成都市在推动量子科技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近年来,该市通过“政策+科研+产业”的协同模式,初步形成了量子科技创新生态。目前,成都已建成多个研发中心和平台,包括电子科大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等。同时,该市还培育了一批量子科技先锋企业,为量子科技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成都将继续深化产学融合与研用协同,加快推动量子科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通过规划并实施量子科技应用场景试点和融合创新示范项目等措施,成都将力争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为国家的量子科技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