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界风云人物贾跃亭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不同于以往对FF91的高调宣传,此次他以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回归公众视野——通过“换脸”一款中国产MPV,试图在美国市场打造一款全新的智能出行终端FX Super One。
据悉,FX Super One并非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自主研发的新车型,而是基于长城魏牌高山的车身,在美国Hanford工厂进行组装并贴上FF的商标。这一操作被业界解读为“OEM翻牌”,即购买现成产品而非技术。
贾跃亭的策略是利用中国成熟的MPV平台,结合FF的AI系统与额外安装的大屏幕,试图在美国市场推出一款集智能与便捷于一体的出行解决方案。此举意在绕过传统造车的繁琐流程,通过软件层面的创新来吸引投资并提升估值。
然而,这一计划背后隐藏着诸多不确定性。首先,FX Super One尚未通过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注册、环保署(EPA)的排放豁免或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的认证,因此无法合法销售。其次,即便能够组装出展示车,规模化量产和建立完善的售后体系也面临巨大挑战。
对于长城方面而言,此次合作或许只是一次去库存或小规模B2B订单的机会,对其全球化战略并无结构性影响。长城魏牌高山的车身或平台组件出口给FF,更多是出于商业考量,而非战略联盟或品牌共建。
贾跃亭的这一举动被视为其现实转向的标志。FF自身已失去造车能力,唯一能够讲述的故事便是从“AI定义汽车”的角度出发,借助中国制造的车身延续品牌存在。然而,这种模式注定难以长久。一旦中国供应链出现问题或法规收紧,FF的“贴脸打包”策略将迅速失效。
更重要的是,FX Super One的推出更像是贾跃亭为了启动新一轮资本故事而精心设计的道具。其实际交付能力和用户体验依然是个未知数。从FF91到FX Super One,贾跃亭的核心策略始终未变:依赖梦想驱动资金,用想象替代实际交付。
业界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新尝试,也有人批评这是对中国制造的再消费。无论如何,FX Super One的亮相都如同一次大胆的赌博,赌的是贾跃亭能否再次用别人的车讲好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