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汽车市场,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保值率问题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诸如“购买电动车几年后是否会贬值得像一辆飞度一样?”、“技术日新月异,现在购车是否会迅速过时?”以及“品牌众多,哪个牌子更保值?”等问题频频被提及。
根据最新榜单显示,电动车的保值率表现超乎了许多人的预期。小米SU7以接近89%的一年保值率位居榜首,问界M9紧随其后,保值率超过84%,就连曾饱受争议的理想MEGA也稳居前三,保值率为79.58%。特斯拉Model X、Model 3、极氪009、五菱宏光MINIEV和比亚迪海鸥等热门车型的一年保值率也均稳定在70%以上。
以小米SU7为例,若消费者现在购买并在一年后换车,仅需承担车价的10%贬值。这一保值率在电动车领域堪称惊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纯电动车在一年内的贬值率往往高达50%。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现在预订SU7,消费者也需要等待至少33周才能提车。
这一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观点认为,新车越受欢迎且供不应求,二手车就越保值。这一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保值率的本质在于供需关系,供不应求自然推高了保值率。以小米SU7 Ultra为例,随着提车周期缩短至6周左右,当初高价收购二手车的商家已经损失惨重。
针对普通消费者如何锁定电动车保值率的问题,以下策略或许值得参考:首先,缩短持有时间。由于电池的自然损耗和电动车技术的快速迭代,缩短持有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电池衰退和技术过时的风险。对于小米SU7等热门车型而言,这还能让车主享受到上市初期的供需红利。
其次,选择符合自身使用场景的车型。当电动车回归工具属性时,与自己使用场景高度契合的车型往往更具保值性。五菱宏光MINI EV以75%的三年保值率证明了这一点,在特定场景下,低成本、高可靠的“买菜车”才是硬通货。同样,燃油车时代的卡罗拉、雷凌、飞度等热门保值日系车也是基于这一逻辑。
最后,避免选择小众品牌。小众品牌不仅渠道建设相对薄弱,售后服务也可能存在空白,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由于产销量不高,售后零配件储备容易出现短缺,从而影响用车体验。2025年初极越汽车的猝死事件就给冷门电动车品牌敲响了警钟。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许多人开始质疑,买车是否已经变成了电子快消品?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辆车仍然会至少使用五年以上。尽管新车面临着硬件更新周期缩短、消费逻辑转向“体验升级驱动”等趋势,但纯电动车在30万以内的大众市场中,仍然回归耐用消费品的逻辑。保值率更多地取决于可靠性而非算力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