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动力,技术创新浪潮汹涌澎湃。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曾经被视为卖点的冰箱、彩电和大沙发等配置,如今已成为新能源车的基本标配。车企们纷纷将核心竞争力聚焦于技术创新,从过去的参数比拼转向更注重用户体验的竞争,所有技术创新均紧密围绕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展开。
以电池技术为例,如今的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追求高能量密度,而是更加注重高安全性、快速充电、长寿命以及低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均推出了涵盖多种技术路线的产品矩阵,旨在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涌现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或将预示着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比亚迪发布的兆瓦闪充技术尤为引人关注。这一技术将电动车的充电功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兆瓦级别,使得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加油相当。
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搭配兆瓦闪充桩,使车辆的充电电流达到1000A,充电倍率更是高达10C,远超行业此前的5C水平。这意味着,电动车在最高峰值充电速度下,每秒钟可以行驶2公里,闪充5分钟即可行驶400公里。例如,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通过这项技术,仅需充电片刻即可轻松覆盖。
随后,极氪推出了1.2兆瓦全液冷充电桩,华为也发布了最大功率为1.5兆瓦的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宁德时代则推出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12C的充电倍率和800公里的续航,再次刷新了全球超充标准。尽管这些技术在数据上表现出色,但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的全面性和率先量产落地的优势,使其在行业内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不仅是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涵盖了从整车架构到全新闪充电池,再到配套充电桩的建设。比亚迪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4000座兆瓦闪充站,并与小桔充电等品牌合作,新增1.5万座兆瓦闪充桩。搭载兆瓦闪充技术的比亚迪汉L和唐L车型已经上市交付,未来将有更多车型应用这项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新能源车用户的补能体验。
在电池技术方面,宁德时代推出的骁遥双核电池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电池巧妙地打破了传统电池选择的困境,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相结合。骁遥双核电池采用双能量区设计,主能量区负责日常驾驶,增程能量区则使用宁德时代独创的自生成负极技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
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骁遥双核电池可以提供多种组合方案。例如,在极寒地区,可以选择钠铁双核组合,以保持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追求超快充电的用户,可以选择铁铁双核组合,实现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支持12C超充;对于高性能需求,则可以选择三元铁双核组合,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和长续航能力。
与此同时,高阶辅助驾驶技术也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多家车企推出了L3级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并计划在政策落地后迅速应用于实际车型。L3级自动驾驶被定义为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设计运行条件内完全接管驾驶任务,并在超出条件时提前预警,要求驾驶员接管。
在上海车展前夕,发布了新一代ADS 4.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国内首个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尊界S800成为首款搭载车型。吉利推出的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搭载了5个激光雷达,实现了全方位感知。岚图发布的L3级智能架构——天元智能架构,采用强大的计算平台和多模态大模型,将应用于全尺寸SUV“泰山”。小鹏G7 Ultra版则配备了3颗自研的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超过2200 TOPS,成为全球首个达到L3级算力的AI汽车。
2025年被视为L3级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的元年,车企们通过不同的技术路线争夺市场先机,L3级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车企竞争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