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汽车行业内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事件。一款外观酷似MPV的车型引发了广泛争议,无论是专业车评人还是普通网友,都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这款车其实是一款SUV。
争议的焦点在于这款车的独特设计。其前悬长度明显短于同级别的SUV,前挡风玻璃倾斜角度大,并向后延伸,车头所占比例小且倾斜,整体造型与传统SUV大相径庭。从侧面看,笔直的腰线贯穿车身,使车身显得更加修长,但缺乏SUV的方正感,更像MPV却又没有侧滑门。
车尾的设计更是让人难以将其归类为SUV。与MEGA系列的设计不同,它更接近L系列,整体敦厚大气,采用熏黑设计的贯穿尾灯内嵌在中间位置,营造出拉宽横向视觉的效果。
那么,理想汽车为何要设计这样一款介于MPV和SUV之间的车型呢?主要原因在于降低风阻。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续航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高速行驶时,新能源汽车的大部分功率都用于克服风阻。理想i8的风阻系数为0.218,在SUV中处于极低水平,因此其高速续航表现相较于同级别车型更具优势。
这样的设计还能带来更大的乘坐空间。尽管理想i8的尺寸并不突出,长宽高分别为5085/1960/1740mm,轴距为3050mm,与腾势N9、问界M8等车型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短前悬的设计确实提升了乘员舱的空间。
然而,这种MPV般的造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中国,MPV车型通常被视为具有更强“工具”属性的车辆,常用于接待场合。因此,MPV造型容易让驾驶者显得更像是“工具人”而非“自由身”,开MPV的人往往被误认为是专职司机。尽管理想i8前卫科幻的造型和家庭SUV的定位有助于弱化这一概念,但仍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偏见。
正因如此,理想汽车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来解释i8的设计理念和独特之处,包括为何拥有MPV的比例却没有侧滑门,以及为何车尾呈现出SUV的样式等。然而,最终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并买单,仍需市场检验。如果正式上市时的售价仅比35-40万的预售价低1-2万,其市场前景或许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