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智联,这家在智能座舱领域拥有显著市场影响力的企业,近日正式向港股市场递交了招股书,中信证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尽管成立仅七年,四维智联已跻身中国前十大车企的供应商行列,其产品在2024年的12款最畅销车型中均有出现,同时在全球软件驱动的中国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三。
然而,光鲜背后,四维智联的市场地位与财务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在行业内有着不小的名声,但四维智联在国内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的排名仅为第十,市场份额低至0.1%。更为严峻的是,过去三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始终徘徊在5亿元左右,而归母净利润的亏损却在持续扩大。
四维智联与A股上市公司四维图新的关系复杂且引人关注。四维图新不仅是四维智联的控股股东,还是其第一大客户和核心供应商。2024年,四维图新对四维智联的贡献几乎占据了公司业务的半壁江山。这种高度的依赖关系,使得四维智联在业务独立性上备受质疑。
从业务层面来看,四维智联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已被中国约20%的整车厂采用,包括2024年中国销量前十的整车厂。然而,公司的营业收入却未能实现显著增长,反而出现了滞涨现象。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大幅下滑,而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收入也因整车厂客户需求下降而减少。
除了业务上的挑战,四维智联还面临着成本飙升的压力。在上游芯片垄断、下游车企压价的双重夹击下,公司的硬件成本难以控制。为了试图夺回部分成本控制权,四维智联计划将此次IPO的募资重点投向研发和制造,自建工厂生产硬件产品。
四维智联与四维图新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引发了市场对其IPO合规性的担忧。根据相关规定,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需满足一定条件,而四维图新近三年的连续亏损可能构成障碍。同时,四维智联与四维图新在参股与控股上的说法不一,也增加了其IPO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四维智联的商誉值也处于较高水平。从2022年底至2024年底,公司的商誉值持续增长,占各期末总资产的比例超过40%。一旦曾经收购的资产业绩未达预期,将面临减值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盈利压力。
在业务独立性不足、财务状况堪忧、IPO合规性存疑等多重挑战下,四维智联试图通过IPO突围的道路并不平坦。如何摆脱对大股东的依赖、掌握成本控制权、提升业务独立性,将是四维智联能否成功破局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