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大会的盛会上,2025年的焦点不约而同地汇聚于AI智能体。这一创新技术成为了与会者们热议的核心,预示着它即将与互联网深度交织,重塑人类的工作模式与生活面貌。
大会于北京盛大召开,吸引了众多业界精英共襄盛举。会场内,讨论热烈,观点纷呈。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将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需求。他强调,AI for Internet与Internet for AI两个方向均不容忽视。一方面,互联网需要适应大流量、高隐私保护及边缘计算等新兴需求;另一方面,广大网民也期待在互联网上更广泛地应用AI技术,以满足个性化服务的愿望。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则提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愿景:未来,每个人、每个团队都将拥有一支由AI智能体构成的数字团队。他认为,智能体的普及不仅将深刻影响互联网的发展,更将促使人类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届时,员工的主要工作将转变为定义、规划、管理和监督这些智能体,人类将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任务。
硅基智能创始人司马华鹏同样看到了智能体时代带来的新机遇。他认为,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超级个体”,通过AI技术,一个人就能成立一家“一人公司”,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马杰则着眼于创业者。他指出,人工智能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借助AI技术,即便是小公司也有可能迅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这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使得更多人能够基于AI大模型或智能体,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中关村实验室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吴建平则从技术层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互联网的影响。他认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互联网尚未实现,但其对互联网的优化和改善作用已经初见端倪。例如,在互联网运维方面,以往需要人工纠正的问题,未来有望由“互联网运维大模型”自动诊断和修复,从而提高运维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