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又一国产3A游戏上线,在线玩家峰值达11万

   时间:2025-07-25 01:17:40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蓝鲸新闻7月24日讯(记者 彭乐怡)继《黑神话:悟空》后,又一国产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下称《明末》)上线。

7月24日上午10点,《明末》正式发售,Steam定价标准版248元,豪华版298元。截至发稿前,《明末》已登上Steam全球热销榜第一(按收入排名),在线玩家峰值达11万。

从开发到发售,褒贬不一的评价

《明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末年,构建了一个瘟疫肆虐,妖魔横行的世界,玩家将扮演失去记忆的无常,努力寻求复活无常妹妹的方法。除此以外,游戏还融合了三星堆、金沙等中国古蜀文明真实历史遗址和历史神话典故,并进行克苏鲁风格改编。

《明末》是一款类魂动作游戏。魂类游戏是指由游戏厂商From Software开发的《恶魔之魂》、《黑暗之魂》系列、《艾尔登法环》等代表性游戏,以高操作难度、精巧的地图设计、碎片化剧情叙事等为主要特点。而模仿魂类游戏的风格、机制而制作的游戏就被称作类魂游戏。

23日预售当天,媒体评分也同步解禁。海外权威游戏、电影、音乐媒体评分汇总网站metacritic(下称“M站”)显示,《明末》PC、XBOX、PS5三平台评分分别为76分、83分和75分,分别收录22家、9家和65家媒体评分。其中,《明末》PC版评分稍逊于《黑神话:悟空》(81分)。

M站对《明末》的评分。

知名游戏媒体IGN给《明末》打出8分成绩,称赞其拥有快节奏、动态和灵活的战斗系统,对开发商灵泽科技来说是一款出色的类魂游戏出道作。也有媒体打出低分,如给出40分的Radio Times评价称,《明末》试图模仿类魂游戏优秀作品,但似乎并不了解它们的伟大之处,导致游戏不仅缺乏“身份”,而且缺乏乐趣。

另有知名游戏媒体The Gamer撰文批评《明末》的Boss战“让人感觉不太公平”,且关卡设计复杂,消耗玩家耐心。The Gamer同时指出,尽管《明末》拥有独特的吸引力,但它面临一个游戏行业中越来越普遍的问题,就是对女性角色的态度。“如果《明末》想要讲述一个严肃的故事,它就不应该是这样一款游戏。”The Gamer撰文道。

蓝鲸科技记者留意到,正式发售后,Steam上也开放了玩家评分,但截至发稿前,5859篇用户评测中仅有13%为好评,被平台标签为“差评如潮”。记者进入的《明末》官方玩家群中,较多玩家反映的问题是掉帧、闪退等技术问题,及剧情设定争议。

《明末》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2021年,在《明末》研发一年半时间、大概完成度15%时,曾释出过一段18分钟的实机展示,但反响并不好,从技术到故事均被玩家吐槽。因为这次“糟糕的首秀”,导致负面影响萦绕着制作团队,部分项目成员直接出走。

2021年放出实机展示后,制作组曾在评论区回应争议。

沉寂了几年后,《明末》在2024年10月放出第二支实机预告,播放量接近千万,因时隔三年的实机预告质量跃升,《明末》在部分玩家上实现了口碑逆袭。2025年,《明末》先后举办了一次闭门试玩会和一次公开试玩会,受到部分魂类游戏的玩家认可,通过玩家的游戏体验测评,再次拉高游戏关注度。

“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免不了要对比

《明末》被称作“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而“第一个大学生”是《黑神话:悟空》。可见《黑神话:悟空》大获成功后,国内3A游戏制作水平拥有一个可比范本,再加上《明末》和《黑神话:悟空》立项时间相近,市场免不了要将两者做对比。

“《黑神话:悟空》已占了国内3A首发、中国魂类游戏首发,同类型作品哪怕达成现象级,也很难超越前作,只能看作是更上一层楼的‘续作’。3A或魂类跟风游戏观感对于普通玩家和硬核玩家而言有截然区别,也就带来了极大分化。”资深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向蓝鲸科技记者表示。

《明末》的开发商是成都灵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泽科技”),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是姜敏,合伙人为夏思源(《明末》制作人)和郭心怡。姜敏是美术出身,从美国无极黑上海分部离职后回成都创业,刚开始的方向是美术外包。察觉到VR热潮后,灵泽科技做的第一款产品是VR游戏《A.D.2047》,但市场表现一般。

张书乐认为,选择做3A游戏,而其大多选择做“类魂游戏”,更多的是一种技术上“亮剑”的表现,魂类游戏的体验更有冲击性、挑战难度更高,对应的研发难度也指数级提升,最能呈现3A大作气质。尤其是《黑神话:悟空》在2020年第一次片段展示、惊艳亮相、备受好评,也让后来者更乐意选择这一类型进行突破。

张书乐进一步补充,短期来看,3A游戏不会改变游戏产业格局,只能算是网游的一部分。但能够激发更多游戏厂商去提升技术,或用3A游戏技术来提高网游的体验感。

“国产3A大作一直都备受期待,但并没有一定衡量标准,高投入之类也没明确定义,最终还是要用制作水准做基线,销量说话、评分衡量。而单机游戏真正要可持续发展,不光是在游戏体验上更硬核,还要在游戏周边衍生上打开谷子经济的市场。”张书乐表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