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瞩目之下,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盛况拉开帷幕,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智慧与创新。这场盛会不仅见证了深度学习之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verest Hinton)在中国的首次亲身亮相,还吸引了众多图灵奖与诺贝尔奖得主的参与,以及超过800家参展企业的热烈响应。
上海世博展览馆内,一幅人机和谐共生的图景生动展现。机器狗驮着AI眼镜灵活穿梭,观众则通过感应器遥控机器人,参与积木搭建与迷宫探险等互动体验。曾经令人惊叹的机器人漫步,如今已变得稀松平常,观众更热衷于与机器人进行更直接的互动,如从机械手中接过可乐,或是在拳击擂台上与机器人一决高下。
7月26日,WAIC开展首日,尽管遭遇闷热的阴雨天气,但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展览票早早售罄。在二手平台上,原价168元的门票被炒高至488至1500元不等,三日通票更是飙升至三千元。会场入口处,中国首架倾转旋翼载人电动飞机前排起了长队,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机器人展示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去年的机器人“十八罗汉”虽占据显眼位置,但多数只能远观。而今,它们已升级为具备各种技能的“明星”,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站在金属切割机前,预示着机器人替代危险作业的未来并不遥远。展厅内,机器人身着各式服装,表演非遗技艺、参与救援模拟,甚至与观众进行表情互动,让人目不暇接。
明星企业宇树的擂台上,两只拳击机器人戴着拳套,踉跄对打,引来阵阵惊叹。不远处,优必选的机器狗灵活穿梭,展现卓越的越障能力。机器人不仅活跃在舞台,更融入人类生活场景,从工厂流水线到汽车座椅,再到宜家样板间的沙发上,虽然服务能力尚待提升,但已成为观众合影的热门地点。
今年WAIC的规模空前,参展企业从去年的500余家增加至800余家,展出前沿展品超过3000项,包括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80余款全球或中国首发的新品。首发产品聚焦于消费级AI硬件普及、大模型垂直场景深化以及机器人交互能力升级。
机器人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在本届WAIC上得到充分体现,从全人形机器人到供应链、具身本体、灵巧手、具身智能及传感器等各个环节,均有企业参展。海外观众与嘉宾的增多,也体现了全球对中国AI能力的关注。开幕式前夕,包括杰弗里·辛顿在内的20余位行业专家共同签署了AI安全国际对话上海共识,呼吁全球增加对AI安全的投入。
杰弗里·辛顿在发言中首次提出,防止超级AI统治世界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他认为,AI理解语言的方式与人类高度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AI可以永生,知识传播效率远高于人类。随着AI在医疗、气候、工业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日益增强,关闭AI已不再现实,唯一的出路是训练AI向善。他呼吁各国建立AI安全国际社群,共享研究成果。
今年的WAIC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引发了关于AI安全与伦理的深刻思考。在务实的氛围中,科技界的同仁们共同探索着人机共生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