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关于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测试活动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场名为“懂车智炼场”的测试由知名汽车评测平台懂车帝发起,堪称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车型最广泛、测试场景最系统的第三方辅助驾驶实测项目。
测试中,近40款市面上热销且辅助驾驶功能相对完备的车型被纳入考量,品牌涵盖了问界、智界、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理想、阿维塔以及特斯拉等,测试场景则模拟了城区和高速上的15类高危事故情况。
测试结果令人咋舌:在高速路上白天遇到临时施工的情况下,测试车型的通过率仅为22%;高速路夜间遇到事故车的通过率也仅有29%;而在高速入口白天遇到野蛮加塞的场景中,通过率更是低至19%。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2023款的Model 3和X在本次测试中表现较为出色。通过一系列数据和图表,测试详细展示了36款车在“高速事故场景模拟”以及26款车在“城市事故场景模拟”中的综合表现。
测试结果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一些长期自诩“遥遥领先”的品牌并未能在测试中展现出相应的优势,而一些网红车型和销量领先的车企同样表现平平,甚至不尽如人意。
特斯拉CEO马斯克对此次测试也给予了关注,他转发了懂车帝关于高速公路场景测试的视频,并评论称:“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然而,懂车帝方面表示,此次活动旨在科普辅助驾驶功能及其安全边界,提升公众的安全驾驶意识,并未进行任何官方排名。
面对这一测试结果,多家车企纷纷通过官方渠道表态,对测试不予置评。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外界的猜测和争议。
关于此次测试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二是测试结果是否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对于前者,尽管测试试图做到专业、客观,但仍有改进的空间。而对于后者,将特斯拉表现较好简单归结为崇洋媚外或收取广告费,显然过于片面和武断。
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商家利用爱国情绪进行营销,甚至不惜挑动民间对立,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警惕。在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辅助驾驶等关乎生命安全的技术时,任何夸大其词或虚假宣传都是不可接受的。
此次测试无疑给公众敲响了警钟: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智能驾驶仍不成熟,大部分车型仅具备初步的辅助驾驶能力。因此,在使用这些功能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切勿盲目依赖。
同时,此次测试也提醒了车企和相关管理部门,辅助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对于车企而言,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是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加强对辅助驾驶技术的监管和规范同样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