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据央视新闻报道,这些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以及消费品等多个行业中的应用正迅速推进。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消息指出,全球范围内已发布的大模型总数高达3755个,其中我国企业贡献的大模型数量达到了1509个,占比超过四成,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本月在北京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揭示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势头。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已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例如,DeepSeek在上线不到20天的时间内,全球日活跃用户就突破了3000万,并在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中登顶,成为全球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在应用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向更多具体场景渗透。用户调查显示,截至6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比例高达80.9%。而在产业方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7000亿元大关,且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国产人工智能产品在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多个场景深度融合,构建起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