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市场风波再起,小米YU7新车交付热潮未过,二手车市场却惊现大批几乎未行驶的“准新车”。这些车辆虽于7月6日才开始交付,但仪表盘上显示的里程数不足百公里,却已被冠以“二手车”之名,悄然流入市场。
据路透社报道,哪吒、极氪等品牌4S店涉嫌长期将此类车辆伪装成新车销售,形成了一条涉及车企、经销商及黄牛的暴利产业链,严重扰乱了汽车市场秩序。报道一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面对这一乱象,监管部门迅速出击。中汽协内部人士透露,工信部已联合商务部启动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从源头上遏制此类套利行为。此举旨在恢复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事实上,此类“0公里二手车”现象并非首次曝光。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早在今年5月就曾公开批评过该现象。随后,比亚迪、奇瑞等企业迅速响应,对违规经销商展开追责。据最新流出的闭门会议纪要显示,相关部门正酝酿一系列严厉措施,如“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转二手”等。
近年来,随着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该行业黑幕不断扩大。部分车企甚至通过设立关联贸易公司,将大批未售新车以内部交易形式完成首次登记,随后迅速变更所有权,使这些“新车”摇身一变成为“二手车”重新流入市场。这种操作不仅虚增了销售数据,还钻了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空子。
更为恶劣的是,一些品牌经销商为完成季度考核指标,采取“今天上牌明天过户”的极端操作模式,新车在4S店停留不足24小时便完成过户手续。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
以哪吒汽车为例,据路透社报道,该品牌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通过“提前保险注册”等非常规手段虚增销量超6万辆,占其总销量的半数以上。这种虚假销量数据,无疑误导了众多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推出的终身质保、免费充电等权益大多与首任车主绑定。一旦车辆被过户为“0公里二手车”,车主将无法享受完整的三电系统质保。一旦核心部件出现故障,将面临高昂的维修费用。
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购车纠纷中涉及“新车实为二手车”的消费欺诈问题占比高达38%,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某豪华品牌车主花费数十万元购买的“全新展车”,经第三方检测发现竟存在多次过户记录,且里程数被篡改。
此类欺诈行为已从个别经销商蔓延至4S店体系,消费者协会已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展开专项调查。律师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核实车辆权益状况,相关企业也应规范经营行为。
随着“0公里二手车”现象的蔓延,二手车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虽已突破2000万辆大关,但其中“0公里二手车”占比高达8%,即每年有超过150万辆“伪新车”通过灰色渠道涌入市场,以低于正规渠道10%-30%的价格倾销。
这一乱象对二手车市场的秩序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传统二手车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被严重削弱,导致二手车商面临巨大压力。数据显示,受新车价格战和消费信心不足的影响,二手车利润率已从15%暴跌至5%,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资金占用成本激增。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二手车市场呈现出交易波动、增长乏力的态势。协会会长肖政三指出,新车价格波动产生的分流效应和挤压效应是二手车交易量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肖政三还表示,二手车行业诚信体系有待完善,部分经营者存在隐瞒车况、虚假宣传等失信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二手车鉴定评估全国标准体系执行不到位,增加了交易成本和风险。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二手车行业亟待“重塑”。整治“0公里二手车”乱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二手车交易信息平台等措施势在必行。只有当政策、技术、市场三方面协同作用,二手车市场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