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电影人高峰在公开场合透露,他通过“借鉴中国创作模式”的方法,在美国制作的短剧系列已经累积超过70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这一显著的市场反馈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使他萌生了冲击全球首支短剧行业股票的雄心。
当前,中国短剧正风靡全球,数据显示,中国微短剧作品已覆盖16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情报公司Sensor Tower的统计数据进一步揭示,截至2025年3月,微短剧应用程序在全球范围内的下载量已逼近9亿5000万次。其中,北美市场尤为突出,微短剧平台“ReelShort”一度占据下载应用榜首。一位名叫桑迪的剧迷分享道,去年她观看了超过60部中国短剧,如《世子逃婚,我转身改嫁他爹》和《千金丫环》,并表示对此欲罢不能。
“ReelShort”背后的运营公司“疯狂枫叶工作室”是中国企业,隶属于出版巨头“中文在线集团”。该公司不仅拥有大量网络文学IP,还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打造符合欧美观众口味的短剧内容,其短剧数量在各平台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越了Netflix的下载量。这不仅成为中国出版商在海外盈利的亮眼名片,也树立了出海短剧平台的行业标杆。
然而,这张名片最近却陷入了抄袭风波。7月25日,国内两家头部微短剧公司——听花岛和点众,先后发表声明,指控“ReelShort”发布的内容存在侵权行为。点众指出,“ReelShort”未经授权,擅自发布并传播了多部与点众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剧情基本相同的剧集,包括《出走后,两个竹马悔疯了》、《女王》等,但在要求对方下架时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点众发出了律师函,随后“枫叶互动”下线了三部涉嫌侵权的剧集。
听花岛同样提供了侵权证据,指出自今年6月以来,其热播短剧《卖菜大妈竟是皇嫂》和《冷面小叔宠嫂无度》被“ReelShort”几乎一比一复刻,只是将演员换成了外国人。对比截图显示,抄袭程度之高,犹如AI换脸。
听花岛表示,在与“枫叶互动”交涉侵权问题时进展不顺,对方态度推诿。截至目前,“ReelShort”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微短剧的成功无疑是娱乐产业的一股积极力量,带动了大量影视从业人员的就业,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平台之间不应通过恶意抄袭来抢占市场份额。
“ReelShort”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北美市场的精准把握。当前的短剧模式不仅拯救了不少好莱坞演员,还带动了当地三线演员收入的暴涨。短剧题材多样,如总裁霸爱、替身娇妻等,北美观众的付费率高达50%,远高于中国的10%。尤其是美国市场,贡献了中国短剧海外收入的60%以上。为了迎合美国观众的猎奇心态,一些短剧公司甚至推出了荒诞的剧情,如《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该短剧在三个月内狂收1.5亿美元。
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部分平台和企业却选择了短视的抄袭之路。短剧市场中,剧本占据了相当大的成本,优秀的短剧创作者更是稀缺资源。一些平台试图通过直接照搬中国成功的短剧剧本,迅速复制到海外市场,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从“一比一复刻”的镜头对比到近乎“AI换脸”式的剧情抄袭,再到涉嫌侵权方的推诿态度,这起事件暴露出的已不仅仅是版权纠纷,更是这个新兴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知识产权的漠视。
短剧出海的成功模式,其核心竞争力本应在于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将中国市场验证过的叙事内核与本土文化元素、演员和审美相结合进行二次创作。这种转化需要智慧、投入和尊重原创。然而,部分平台却试图通过“中为洋抄”的捷径来快速获利,这不仅会严重打击原创编剧的积极性,导致内容同质化、低质化,还会损害中国内容产业的国际形象,引发海外观众和平台的不信任,甚至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法律监管和版权壁垒,最终断送来之不易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