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凯赛生物:高估值下的第二曲线挑战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5-07-28 16:57: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凯赛生物,这家被誉为“合成生物第一股”的企业,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其背后,不仅有央企招商局的入股加持,还与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携手,共同探索生物基材料的新蓝海。

截至最近交易日收盘,凯赛生物(688065.SH)的市值已攀升至约353亿元,稳居化学制品行业前列。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动态市盈率(PE)接近68倍,远高于同行如万华化学、巨化股份、卫星化学等,即便是与同样高市盈率的合盛硅业相比,也毫不逊色。

然而,高估值背后,凯赛生物的真实价值几何?这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凯赛生物由美籍华人刘修才于2000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新型生物基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2020年,公司成功登陆上证科创板,开启了资本与产业并进的新篇章。目前,公司的产品线涵盖了长链二元酸、生物基聚酰胺和生物基戊二胺等。

其中,长链二元酸作为生产香料、热熔胶等关键原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旺盛。2024年,得益于长链二元酸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以及生物基新材料领域的持续投入,凯赛生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近40%,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3%。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更是贡献了超过90%的收入,成为公司绝对的业绩支柱。

然而,尽管长链二元酸业务表现出色,但凯赛生物的另一条业务线——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却陷入了困境。自2021年以来,该产品的毛利率持续下滑,甚至转负,显示出其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24年,生物基聚酰胺系列产品的毛利率仍为负值,销售收入无法覆盖生产成本及相关费用,成为拖累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一困境,凯赛生物并未停下脚步。公司寄望于生物基聚酰胺这一第二曲线,能够成为未来增长的新动力。相较于传统石油基聚酰胺,生物基聚酰胺具备诸多优势,如强度更高、更轻量化、可回收等,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从目前的进展来看,生物基聚酰胺的商业化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市场教育过程漫长。尽管生物基聚酰胺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但下游客户对新材料的接受仍需时间。特别是在汽车、电子、纺织等领域,对新材料的认证周期往往较长。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尼龙巨头不断挤压市场空间,同时国内企业在己二腈国产化上取得突破,使得PA66价格下降,与生物基聚酰胺的价差缩小。还有来自国际化工巨头以及国内其他企业的竞争压力。

为了加速生物基聚酰胺的产业化进程,凯赛生物采取了多项措施。公司完成了对招商局的定增事项,募集资金净额高达59.14亿元。招商局承诺将在未来几年内采购一定数量的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并尽最大商业努力向其他央企推广。同时,凯赛生物还与宁德时代的产投平台溥泉资本、卡涞复材联合成立了凯酰时代,共同探索生物基材料的新应用。

然而,尽管有这些利好因素加持,但生物基聚酰胺的产业化进程仍面临不确定性。目前,该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偏低,且连续三年负毛利率的现状令人担忧。这暴露出公司在技术转化与商业落地方面存在的深层矛盾。

在凯赛生物的高估值背后,市场对其生物基聚酰胺产业化前景寄予厚望。然而,面对传统尼龙巨头的挤压、国产PA66的崛起以及来自其他企业的竞争压力,凯赛生物能否加速打开下游市场,将成为决定其估值能否持续的关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