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的最新浪潮中,智谱公司于近日震撼发布了其最新一代基座模型GLM-4.5,这款模型以开源、高效、低价为亮点,专为智能体应用而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风向标。
与以往大模型单纯追求参数规模不同,GLM-4.5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其目标——为智能体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它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突破,更在商业逻辑和生态建设上展现出了前瞻性的布局。
GLM-4.5采用了混合专家(MoE)架构,总参数量高达3550亿,但单次推理激活的参数量仅为320亿。这种设计使得模型在保持巨大知识储备的同时,能够根据具体任务灵活调用部分“专家”网络进行计算,从而有效控制了推理成本和能耗。
为了全面评估GLM-4.5的能力,智谱公布了它在推理、代码、科学、智能体等12个不同维度基准测试上的表现。结果显示,GLM-4.5在这些测试中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球参评模型的第三位,在开源模型中更是独占鳌头。
除了卓越的性能,GLM-4.5的设计理念同样值得关注。它将目标锁定在“智能体应用”,要求模型具备任务理解、规划分解、工具调用和执行反馈等一系列复杂能力。为了支撑这些能力,GLM-4.5在技术架构上做出了针对性的选择,如双模式运行和针对性数据训练等。
在商业逻辑方面,GLM-4.5展现出了极高的参数效率和成本优势。其参数量显著低于部分业界同类模型,但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更佳。这得益于智谱在模型训练和架构设计上的深厚积累。GLM-4.5的API定价也远低于当前市场主流闭源模型的定价水平,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高性能且低成本的选择。
为了构建活跃的开发者生态,智谱采取了多项务实举措。GLM-4.5的API被设计为兼容主流的Claude Code框架,降低了开发者迁移工作流的成本。同时,智谱将模型权重在Hugging Face和ModelScope等平台遵循MIT License进行开源,为企业和个人基于GLM-4.5进行二次开发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便利。
在实际应用方面,智谱展示了多个基于GLM-4.5原生能力构建的应用案例,如可交互的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网站以及Flappy Bird小游戏等。这些案例证明了GLM-4.5在智能体方向上的强大潜力。
然而,从功能演示到稳定可靠的生产级应用,GLM-4.5仍面临诸多挑战。智谱通过公开评测题目和智能体轨迹,邀请行业共同验证和改进,展现出了其积极和开放的态度。
GLM-4.5的发布标志着大模型行业正进入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成本效益和开发者生态建设的阶段。它的市场表现以及基于其上能诞生出多少创新的AI原生应用,将成为检验其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