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峰水泥(股票代码:000672)宣布了一项重大资产转让决定,正式告别其首个境外投资项目——吉尔吉斯斯坦的上峰ZETH水泥有限公司(简称“上峰ZETH”)。这一决策标志着上峰水泥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境外布局尝试后,最终选择以9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其持有的58%股权及2.11亿元人民币的债权本息一并转让给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水股份”)。
上峰水泥的这一动作,源于十年前的一个宏伟计划。2014年,正值国内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之际,上峰水泥看准中亚市场,携手吉尔吉斯ZETH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ZETH国际”),共同设立了上峰ZETH,计划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克明区建设一条日产28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粉磨站。该项目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吉国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能耗最低、最环保的水泥生产线,预计投产后将大幅提升上峰水泥的产能。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十年间,上峰ZETH项目深陷困境,始终未能投产。海外投资的复杂系统性风险远超预期,加之2025年5月项目合作方ZETH国际以“未及时召开股东会”等理由发起诉讼,要求将控股股东上峰建材除名,并获得了对己方有利的缺席裁决,使得项目雪上加霜。面对股东资格争议及资产权益问题,上峰水泥最终决定彻底剥离这一境外项目。
根据转让协议,上峰建材将其对上峰ZETH的全部债权本息合计2.11亿元人民币,以9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浙水股份;同时,ZETH国际也将其持有的上峰ZETH 58%股权以象征性的1万索姆(约合人民币820元)转让给浙水股份。这意味着,上峰水泥彻底退出了经营十年却未能投产的吉国项目,不再持有任何股权、债权或承担债务。
此次交易对上峰水泥的财务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司坦言,预计将导致2025年净利润减少约3650.55万元。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一决策被视为上峰水泥战略调整的关键一步。近年来,水泥行业形势严峻,全国水泥销量同比下降,行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上峰水泥在优化主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新质材料业务,并在新经济股权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20年9月以来,上峰水泥在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稳健开展股权投资,已投资项目超过24个,累计投资额超过17亿元。2024年,其股权投资净利润贡献比例已达22.6%,五年来累计盈利5.3亿元。部分项目如晶合集成已实现退出获利,多个项目正处于上市进程中。这些股权投资的成果,为上峰水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有助于缓解主业面临的压力。
回顾上峰水泥在吉尔吉斯斯坦项目的历程,从最初的雄心勃勃到最终的无奈退出,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与变数。虽然十年沉没成本与2.11亿债权的巨额折价令人惋惜,但对于上峰水泥而言,甩掉这个持续“失血”的包袱,回笼资金并彻底摆脱潜在法律纠纷,无疑是一个更为务实和长远的选择。未来,上峰水泥将继续在优化主业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以应对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