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加速旋转的“独角兽”天体:挑战中子星物理认知的新发现

   时间:2025-07-30 19:20: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的宇宙深处,天文学家们近日捕捉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奇异天体,其独特的行为模式不仅令人困惑,更对现有的物理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个被昵称为“独角兽”的天体,编号CHIME J1634+44,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绿岸天文台领导的一个科研团队在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时意外发现的。

CHIME J1634+44属于一类极为罕见的天体——长周期暂现射电源(LPT)。与已知的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s)相似,LPT同样能够释放出短暂的射电脉冲,而这些脉冲通常被认为是由脉动中子星(即脉冲星)引发的。然而,与RRATs不同的是,LPT的自转周期要长得多,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之间。CHIME J1634+44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是首个被观测到自转加速的LPT。

通常情况下,像中子星这样的致密天体,其自转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慢,自转周期相应变长。然而,CHIME J1634+44却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现象,其自转周期在不断缩短。这一异常行为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猜测这个LPT可能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一部分,且该系统的轨道正在收缩。这种收缩可能是由于双星间的引力相互作用或发射引力波而损失能量所致。

除了自转加速外,CHIME J1634+44还展现出了其他令人费解的特性。其射电暴似乎每隔14分钟或841秒就会重复一次,同时还存在一个明显的次级周期,即4206秒或70分钟,恰好是前者的五倍。这种周期性的射电暴模式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一个有物质围绕中子星运行的系统。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天体,科学家们动用了多台先进的望远镜进行联合观测。绿岸望远镜(GBT)提供了高分辨率的时间数据,用于分析其偏振和自转状态;甚大阵列(VLA)则利用干涉成像技术提供了高频观测数据,用以校正星际介质造成的畸变,并给出了更精确的位置信息。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快速射电暴与脉冲星项目、NASA的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Swift)以及低频阵列(LOFAR)也参与了此次观测,共同揭开了CHIME J1634+44的神秘面纱。

更令人惊奇的是,CHIME J1634+44发出的射电暴在穿越太空传播时呈现出完美的旋涡状,这意味着它们是完全圆偏振的。这一发现表明,这些无线电波的产生机制与我们已知的所有其他天体都截然不同。科学家们认为,这一独特现象可能与中子星周围的磁场结构或物质分布有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