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近期在轨道交通领域再度传来喜讯,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业务扩展能力。
据公开信息,中国中车(股票代码:601766.SH)在2025年5月至7月期间,与下属企业共同签订了多项重大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约329.2亿元。这一数字约占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464.57亿元的13.4%,彰显了中国中车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
中国中车不仅在传统的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保持了领先地位,还在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和低碳零碳交通装备等新兴业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公司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的规模效益指标持续领先,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榜首,风电装备、储能设备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业务也在国内名列前茅。
在业绩方面,中国中车同样表现出色。公司于7月11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7.22亿元至75.6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在60%至80%之间。这一成绩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中国中车的业务布局不断完善,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频繁揽获大单。2025年5月至7月期间签订的新合同中,涵盖了城市轨道车辆销售及维保、机车修理、风电设备销售、储能设备销售、动力集中动车组销售以及货车和客车修理等多个领域。此前,中国中车也曾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期间签订了约547.4亿元的重大合同,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轨道交通和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
在海外市场方面,中国中车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472亿元,占全年新签订单总额3222亿元的14.65%。2025年一季度,海外新签订单更是达到82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中车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领军企业,中国中车始终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经营主线。公司不仅在对外业务布局和市场拓展上持续发力,还在内部科技创新、改革赋能以及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围绕市场需求做好订单获取和执行工作,中国中车努力保持并提高产品获利能力,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中车近年来大力投入研发费用。从2020年至2024年,公司年度研发费用累计达到698.66亿元,投入金额及占比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这一投入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标准话语权。2024年,中国中车主持参与了9项国际标准和100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新增授权专利2707项,其中发明专利1733项、海外专利206项。
中国中车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布局同样值得关注。近年来,公司在巩固传统主业优势的同时,加速布局风电装备、储能设备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新兴业务,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这些新兴业务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还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