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以其极端的气候条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高温测试的理想之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利用这里的天然优势,对多款车型展开全面而深入的安全性能测试。
吐鲁番的夏季,气温常常攀升至50℃,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为汽车的高温环境适应性测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环境。今年的测试中,引入了多项新技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空调假人”。这一创新设备,能够精准模拟乘客在高温车厢内的体感舒适度,通过遍布其全身16个部位的50组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风速及辐射等多维度数据,进而对座舱的热舒适状态进行科学评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的性能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电池的过热及续航衰减问题尤为突出。对此,陕汽集团的技术人员表示,他们的新能源商用车搭载了先进的智能温控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监控电池温度,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在一次连续3小时的高温行驶测试后,电池组即使在快速充电并全程开启空调的情况下,温度也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区间内。
除了电池性能,夏季的高温还对车辆的轮胎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吐鲁番的测试中,技术人员通过设置模拟爆胎的路障,测试了车辆在直线行驶、变道超车及弯道行驶等多种情境下,面对突发爆胎时的动态稳定性及安全设计。这一环节旨在确保车辆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操控性,保障乘客安全。
面对夏季常见的强降雨天气,测试团队还模拟了车辆涉水行驶的场景。测试中,车辆以低速驶入深达40至50厘米的水域,模拟极端涉水条件。驶离水域后,车辆经过强制断电重启,以检验其电池包的密封性能及高压系统的安全性。这一系列严格的测试,不仅展现了新能源汽车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安心的用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