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清退潮的波澜不断涌动,预示着行业洗牌的加速。
吉林市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的消息揭示了这一趋势的一角。2025年以来,该局致力于优化保险中介市场,通过一系列“清虚提质”工作,截至6月末,吉林全省已有6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注销,包括4家省级分支机构和58家其他分支机构,机构总数较年初减少了11.7%。
这一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同样显著。自2019年起,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数量已连续六年下滑,从2642家减少至2024年的2539家,总计有103家机构退出市场。2025年以来,更有包括北京众恒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29家机构被注销《保险中介许可证》,显示出监管部门清理整顿的决心。
保险中介行业的乱象已久,诸如编制虚假数据、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频发,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此,监管部门近年来多次开展“清虚提质”行动,旨在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合规检查,淘汰一批实力弱、不合规的机构,同时支持合规高效的中介机构做强做优。
在这场变革中,保险中介机构的利润空间也被大幅压缩。特别是自保险业全渠道推进“报行合一”以来,相关渠道的平均佣金水平降低了30%,给中介机构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这也促使中介机构加速转型,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以提高销售能力和专业性。
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中介机构要在市场中立足,必须找到新的价值定位。从“产品推销员”转变为“风险管理顾问”,提升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障方案;积极拥抱数字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运营流程、精准触达客户;走差异化路线,深耕细分领域或特定场景,打造专业品牌;同时,坚持合规经营,建立品牌信任,才能在日益规范的市场中赢得长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新型保险中介机构凭借科技实力和风险管理服务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例如,镁信健康、元保等平台纷纷赴美或赴港上市,显示出市场对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实力的中介机构的认可。
在这场行业变革中,保险中介机构不仅需要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质量,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那些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的中介机构,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