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外卖预制菜泛滥,消费者知情权何在?半年竟增8000家预制菜企业

   时间:2025-08-01 00:18: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外卖行业的“现炒”承诺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料理包的盛行。不少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的事实,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低价料理包的质量问题频发,而高价菜品则往往伴随着暴利和健康隐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消费者面对健康与时间的矛盾,往往无奈地选择了外卖这一便捷却未必健康的用餐方式。

然而,这一困境并非无解。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掌握一些辨别技巧至关重要。例如,通过观察出餐速度、口味的可调整性、店铺的公开信息以及菜品类型等细节,可以有效识别出是否使用了预制菜。一些商家已经开始试点“明厨亮灶”线上直播,让厨房操作透明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依据。

在政策与行业层面,也有积极的动向。部分外卖平台已经推行了“预制菜标注”功能,让消费者在点餐时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菜品是否为预制菜。同时,法律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保障,支持他们依据相关法规对隐瞒真相的商家进行索赔。这些措施无疑为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时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已超过7.3万家。其中,仅在2025年至今,就已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8000余家。从注册数量的趋势来看,尽管疫情对预制菜企业的注册数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2024年又重新成为了预制菜企业注册量的新高峰。这显示出预制菜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潜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河南省和江苏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超过9200余家、7800余家和6500余家相关企业。这些地区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上占据了领先地位。

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图

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预制菜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7.34%。这一比例虽然不高,但也提醒着消费者在选择预制菜时需要谨慎,关注企业的信誉和口碑。

面对预制菜行业的现状,消费者应当保持警惕,优先选择那些实行“明厨亮灶”政策的商家,避开低价诱惑,用订单为诚信商家投票。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便捷的同时,确保自己的饮食健康和安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