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的策略不断演进,险资对不动产领域的投资正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建信人寿等险企在不动产项目上的投资显著加速,合计新增投资金额达到47.47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超6倍。
这一趋势早在2023年便已初露端倪,当年全行业完成的股权投资计划备案中,涉及不动产领域的资金规模同比增长了14.68%。进入2024年,险资对不动产的投资不仅金额持续落地,投资模式也更加多样化。
建信人寿是今年首家披露大额不动产投资信息的险企,其对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金融商业中心(绿地外滩中心)T4幢办公楼项目的投资已累计达56.92亿元(不含相关税费)。该项目预计租金回报率为5.2%,资产增值空间至2030年可达28%。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同样活跃,分别向上海淮海中路地块和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项目投入资金。
中国人寿则在国际市场展现出手笔,上半年两次增资英国伦敦金丝雀商务区的写字楼项目,累计投资成本达4.10亿英镑(约合38.29亿人民币),并对伦敦金融城的Aldgate Tower项目追加投资,累计投资余额达到2.091亿英镑(约合19.31亿人民币)。
除了直接投资,险资还通过设立住房租赁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公募REITs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不动产投资渠道。例如,新华保险联合大家人寿与万科等机构设立了万新金石住房租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专项用于收购厦门泊寓院儿·海湾社区资产,提供7724套保租房。
头部上市保险集团的不动产投资布局也各具特色。中国人寿虽在不动产投资方面敞口较小,但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核心资产,保持了稳健的收益。根据2024年财报,其投资性房地产投资余额为123.19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0.19%,净投资收益达0.93亿元。
平安人寿则在不动产投资上更为激进,截至2024年末,其不动产投资余额为2025.19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3.5%。这些投资以物权投资为主,包括商业办公、物流地产、产业园、长租公寓等,旨在匹配负债久期,提供稳定的租金和分红收入。
新华保险同样积极参与不动产投资,截至2024年末,其债权投资计划中涵盖基础设施和不动产项目的余额为185.63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1.1%。这些项目包括与万科、城建发展等合作的不动产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
在低利率环境导致险企面临资产荒难题的背景下,不动产作为兼具长期稳定收益属性和抗周期性的资产,正成为险资加速布局的重要选择。险资的介入不仅有助于稳定不动产市场预期,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还能通过投资不动产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