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构建稳健投资:掌握概率思维,打造反脆弱系统

   时间:2025-08-02 06:16:4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投资的浩瀚海洋中,如何规避认知误区,搭建一个稳固的投资策略?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制冷剂行业的实例,结合知名投资者李录提出的“可证伪性标准”与概率论思维,并引入塔勒布的反脆弱理念,探讨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可转债等具体工具,以及在银行股热潮下,投资者如何构建一个既攻又守的投资体系。

生活中,预测性的观点如影随形,投资界亦然。例如,“制冷剂价格将持续上扬”便是常见论断之一。然而,从心理学视角审视,这类观点可能潜藏风险。即便你对其进行了详尽研究,一旦观点形成,便可能陷入“锚定效应”,倾向于寻找支持性证据,而忽视相反信息。

那么,怎样的观点才能让投资者免于上述认知偏差呢?答案在于概率思维。

李录曾言:“一个真正的观点,必须能指出其不成立的条件。若仅给出一个结论,那它必然是站不住脚的。”这意味着,预测性观点本质上是对事件的概率评估,而非确凿事实。好的观点应表述为“若H1、H2、H3...成立,则O发生”。考虑到前提的不确定性,观点O同样具有概率性,且其成立的前提需全部满足,任一前提未达成,观点即可能失效。

以制冷剂为例,若投资者认为配额政策稳定、头部企业渠道管控得当、下游需求稳定增长将推动制冷剂价格上涨,那么任一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影响价格走势。理想的投资决策应基于简单、变量少的逻辑,如茅台的品牌优势。而前提条件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低,且各条件的实现概率亦不相同。

即便投资者对各项前提的概率估计较高,如90%,组合后的成功概率仍可能大幅下降。例如,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概率仅为64.8%,且未考虑其他潜在因素,如原材料成本或替代技术的出现。

贝叶斯思维则提供了一种动态调整概率的方法。通过观察新证据,如制冷剂价格在淡季仍保持稳定,投资者可调整原有概率,使其更接近真相。

然而,即便运用了概率思维,潜在亏损仍难以完全避免,因为小概率事件总有可能发生。塔勒布指出,依赖特定预测的投资决策是脆弱的,易受黑天鹅事件冲击。因此,构建一个能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反脆弱系统至关重要。

当前,银行板块备受瞩目,高股息策略因其反脆弱性而备受推崇。对于经营稳健、股息稳定的公司,股价下跌反而提升了股息率,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形成股价支撑。红利指数通过定期调整成分股,实现低买高卖的策略,进一步增强了反脆弱性。

反观制冷剂行业,尽管其商业模式具有优势,如供给锁定、竞争格局良好等,但销量增长受限使得价格上涨成为双刃剑。一旦价格下跌,营收和净利润将迅速下滑,这对被视为“周期股”的企业而言尤为致命。

为了从股价下跌中获益,投资者可考虑采用可转债等策略。某转债的正股虽大幅下跌,但转债价格却因转股价格下调而上涨,体现了可转债的反脆弱性。同样,多家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在股价波动中获益的机会。

因此,在做出投资决策前,投资者应自问两个问题:一是当认为某个行业或公司具有吸引力时,需思考“这一看法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不成立”,以概率思维审视所有结论;二是当找到看似高胜算的机会时,还需考虑“若小概率事件发生,如何应对”,通过构建反脆弱系统来抵御潜在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