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在即:2035年市场规模剑指万亿,中国引领科技浪潮

   时间:2025-08-02 18:22:49 来源:东文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杰克目睹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场景: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正井然有序地执行着各自的职责,从烹饪美食到维护设施,再到街道巡逻,一切宛如梦境般和谐完美。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电影中2035年的景象,那时智能机器人已成为人类最佳的生产助手和生活伙伴。而今,这一未来图景似乎正逐步成为现实。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正经历着从工厂单机智能向多场景跨产业应用的转型,并逐步渗透到商业服务和家庭生活中,致力于为人类生活带来极致的便利。人形机器人作为AI技术落地的最佳载体,被视为下一代生产力革命的核心,预示着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

市场研究机构Deepseek的预测显示,到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而全球市场则可能突破万亿元大关。高盛的预测更为乐观,认为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万亿元人民币),2025年至2035年间销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高达94%。这标志着在新能源之后,中国再次站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科技浪潮的浪尖。

随着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场景应用。国家“十四五”规划已将机器人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预示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量产的“产业化元年”,宇树科技Unitree R1的发布、特斯拉Optimus和优必选Walker X的量产加速,以及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共同推动了行业的蓬勃发展。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超过150款人形机器人同台展示,相较于去年的“十八金刚”,今年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加,更在质量上实现了飞跃,创下了国内展出规模的新纪录。紧接着的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和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科技与运动精神的巅峰对决,为这场科技盛宴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正赋能新型工业化,成为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它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方式,重塑全球产业的发展格局。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市场规模已接近爆发的临界点。据机构预测,2024年至2030年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销量将从约0.4万台增长至27.12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61%。

作为AI从数字世界走进物理世界的桥梁,人形机器人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最佳实践场景。从政策推动到技术迭代,再到应用落地,多股力量的叠加使得机器人赛道迅速升温,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深圳、北京等地推出的区域专项基金,以及红杉、高瓴等资本巨头的投资,都彰显了业界对人形机器人未来的看好。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额超过140亿元,其中中国占比近60%,融资事件达到83起,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总和。这一热度甚至不亚于当年的新能源产业。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石头科技,以及由“大疆教父”李泽湘孵化的卧安机器人等重磅玩家纷纷向港交所发起冲刺,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然而,尽管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半程马拉松赛中,仅有6款机器人成功完赛,多数机器人需要人工辅助或频繁更换电池,暴露了运动控制与续航方面的短板。行业融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到A轮阶段,也反映出多数企业仍处于技术验证期。因此,如何在技术理想与订单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突破物理瓶颈与成本约束,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跨越商业化鸿沟的关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