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年大健康业绩下滑,消费者投诉频发,行业巨头何去何从?

   时间:2025-08-04 09:42:5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体检行业的两大巨头爱康国宾与美年大健康相继陷入舆论风波,引发了公众对体检服务质量的广泛关注。

爱康国宾因“假体检”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其董事长张黎刚的回应更是火上浇油,直言“几百块钱的体检难以查出所有疾病”,此番言论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进一步激化了消费者对体检行业的不信任感。爱康国宾的困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体检行业低价竞争与健康保障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另一体检巨头美年大健康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美年大健康是爱康国宾风波的“旁观者”,但其财报数据却透露出不容乐观的现状。7月14日,美年大健康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营业总收入在39.6亿元至42亿元之间,同比下滑0.12%至5.83%;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92亿元至2.3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更是达到2.05亿元至2.53亿元。

美年大健康的业绩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已显露出疲态。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54亿元,同比下降2.62%;归母净利润亏损2.7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82亿元,亏损局面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事实上,从2019年至2024年,美年大健康的业绩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尽管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曾借助疫情红利短暂实现盈利回暖,但2023年便再次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去年,尽管营收波动不大,但净利润的持续暴跌已充分暴露出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的恶化。

除了业绩压力,美年大健康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逐年恶化。近年来,公司旗下的体检机构频繁被投诉存在体检敷衍、报告不准确、虚假宣传等问题。在消费保和黑猫等投诉平台上,关于美年大健康的投诉屡见不鲜,涉及价格欺诈、乱收费、乱推荐、消费误导等多个方面。

例如,有消费者反映在北京美年大健康建国门分院进行体检时,CT报告显示其肺部存在实性结节,并标注“肿块”字样,建议复查。然而,当该消费者前往另一家医院进行复查时,却并未发现报告中提及的病灶,仅检测到一枚微小结节。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体检机构专业性的质疑。

美年大健康的资产状况也令人担忧。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攀升至56.3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潜藏较大风险。同时,公司应收账款数额庞大,相当于当期归母净利润的数百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财务风险“堰塞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美年大健康的优势地位正逐渐被削弱。面对业绩下滑、消费者信任危机以及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美年大健康也在积极寻求突破。近年来,公司紧跟AI医疗发展的步伐,将“AI与医疗深度融合”确立为核心战略方向,致力于构建全流程、全链条的AI服务体系。

然而,目前AI业务在美年大健康的整体营收中占比仍较小,对业绩的拉动作用有限。同时,其他体检机构也在积极布局AI领域,使得美年大健康在AI领域的竞争压力不容忽视。

作为曾经的行业龙头,美年大健康如今的困境令人唏嘘。体检行业作为医疗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竞争力应是专业性与公信力。然而,过度商业化导致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等问题,正逐渐侵蚀着企业的根基。对美年大健康而言,要想摆脱困境,关键在于重塑医疗本质,严格质量控制,优化用户体验,重建消费者信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