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乳企AI转型:穿越周期,重塑乳业未来

   时间:2025-08-04 19:22: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全球乳业市场波动不断加剧,以及出生率持续下滑的双重压力下,中国乳制品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初,内蒙古、河北等十个主要牛奶生产省份的生鲜乳平均价格已降至每公斤3.0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这一价格已接近周期底部。

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IQ的数据也显示,到2024年底,中国乳制品全渠道销售额预计将下降2.7%,其中线下渠道的跌幅更为明显,将达到5%。这一系列数据反映出供给过剩、消费疲软和成本倒挂的现状,乳业再次面临“剪刀差”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伊利、蒙牛、飞鹤等乳业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技术,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AI不仅成为乳企应对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有效手段,更是助力企业在存量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早在十年前,伊利和蒙牛等乳企就已经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伊利于2015年提出了“智慧乳业”战略,通过物联网技术为每头奶牛配备“数字身份证”,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追溯。蒙牛则在2016年启动了“数字蒙牛”计划,引入大数据分析平台,优化供应链效率。这些早期实践为乳企积累了大量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数据,为后续的AI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飞鹤乳业作为奶粉行业的佼佼者,同样在数字化转型上投入巨大。自2018年起,飞鹤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构建了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打通了生产、销售、市场等多个环节的数据壁垒。近两年,飞鹤更是通过引入先进的AI大模型,打造了智能问答系统,实现了数字人与消费者的高效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和产品研发效率。

在AI技术的推动下,乳企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伊利的“智慧牧业生态系统”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了从青贮收储到奶牛监测、精准饲喂到成本分析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智能项圈能够实时监测奶牛的生理数据,提前预警健康问题,保障奶源质量。同时,智能算法优化物流路径,使原奶的24小时送达率大幅提升,降低了物流成本。

飞鹤则专注于精准营养领域,利用AI技术对海量母乳样本进行分析,挖掘母乳成分与婴儿健康成长之间的关联,为产品配方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AI能力中台,飞鹤实现了对消费者的精准洞察和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宝宝的体质和需求推荐最适合的产品和喂养方案。

蒙牛在AI应用上则更侧重于智能制造和场景创新。其打造的全球首个液态奶灯塔工厂实现了从订单接收到产品配送的全流程智能化。蒙牛还积极布局高附加值赛道,如运动营养和特医食品,利用AI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尽管AI技术在乳业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乳业的周期性波动并未因技术介入而完全消失。上游养殖端的生物周期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仍然是影响乳业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AI虽然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但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整奶牛存栏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突然变化。

乳业的AI改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从智能设备采购到系统搭建再到算法模型训练,整个过程耗时长达3-5年才能初见成效。对于短期面临现金流压力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乳企在推进AI转型的同时,也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