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这一由科学家与企业家群体联合创立的民间科学奖项,再次吸引了广泛关注。本次大奖共分为“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类别,表彰了在中国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们。
“生命科学奖”的桂冠被三位科学家摘得,他们分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和周忠和。这三位科学家因在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荣获此奖。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科学界的空白,更为我们理解生物进化历程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在“物质科学奖”方面,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方忠、香港科技大学的戴希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丁洪共同获奖。他们因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及实验实现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受到表彰。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新型电子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则授予了卢志远,以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卢志远在该领域的发明和引领,极大地提高了存储单元的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共有46位科学家获奖。该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确保了评奖的独立性。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旨在鼓励在中国取得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同时以创新模式带动更多民间资金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促进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