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围绕理想i8与乘龙卡车对撞测试的争议风波,在历经近一周的发酵后,似乎即将迎来平息。8月6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及东风柳汽(乘龙卡车制造商)联合发布声明,旨在为此事画上句号。
理想汽车在声明中阐明,此次测试旨在验证并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非意图评价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与质量。理想汽车承认,对测试可能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形象受损,并为此表达歉意。理想汽车承诺,未来将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作为测试的执行方,中国汽研同样表达了歉意。中国汽研承认,在测试过程中未能及时、清晰地向公众说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的“移动壁障车”使用,测试本身并非对其产品安全与质量的评价。中国汽研承诺,将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的原则,维护检测机构的公信力。
东风柳汽则表示,将继续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通过持续创新强化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东风柳汽强调,将坚决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为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三方共同倡议,严守自律底线,共塑良性竞争环境。呼吁汽车行业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检测认证机构应坚守专业准则,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然而,尽管联合声明为这场风波看似画上了句号,但事件背后仍留下诸多疑问。理想汽车无疑是此次事件的直观受益者,其车型理想i8的碰撞安全性能得到了直观展示,而乘龙卡车则因品牌信息未被打码,安全性遭到广泛质疑。
公众对于此次测试的详细数据公开、测试用车的真实状况以及是否会有复测等问题仍充满好奇。特别是乘龙卡车方面,尽管多次强调“无惧挑战”,却始终未采取实际的复测行动,让外界对其安全性的质疑难以消散。
此次事件的核心争议,并非在于两款车型的安全性能优劣,而在于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中未对乘龙卡车品牌信息进行打码的操作,客观上形成了对比宣传的效果。这种利用公众对汽车碰撞测试专业信息壁垒的营销手段,不仅偏离了企业本应聚焦的产品研发与用户服务核心,也让“安全测试”这一本应严肃的行业标准,沦为舆论争议的工具。
真正的行业进步,应建立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安全标准、公开透明地展示测试数据的基础上,而非通过模糊信息、制造对立来博取流量。此次事件提醒整个汽车行业,应坚守诚信原则,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