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一场聚焦于智能体时代数字安全与人工智能前沿的盛会——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拉开帷幕。此次大会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主办,以“All In Agent”为核心议题,标志着智能体驱动的安全新时代的开启。
大会现场星光熠熠,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罗来君以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等重量级嘉宾发表了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也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汇聚了全球智慧的光芒。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志国在致辞中强调了智能体技术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融合不仅是时代赋予的命题,更是责任所在。各界需加强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安全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形成安全发展的强大合力。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演讲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尽管大模型能力日益增强,但仅凭大模型是远远不够的。他提到,大模型在企业应用中仍面临两大挑战:推理能力不足和缺乏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尽管前者已有显著改善,但后者依然是个难题。周鸿祎形象地比喻,大模型就像缺少“手和脚”,无法直接“干活”,若仅停留在大模型阶段,将只能成为玩具,而非生产力工具。
周鸿祎进一步强调,大模型向智能体的进化是必然趋势。智能体能够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并具备记忆能力,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其核心在于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利用大模型进行复杂任务规划的能力。
周鸿祎详细阐述了智能体的演进路径:从L1级的聊天助手,如GPTs,到L2级的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虽然已从“玩具”进化为“工具”,但仍需人类设置流程;再到L3级的推理型智能体,已能实现自主规划完成任务,如同领域专家;最后到L4级的多智能体蜂群,通过纳米AI技术实现多个专家智能体的灵活组合与高效协同。
纳米AI采用创新的“多智能体蜂群协作空间”技术,实现了智能体间的记忆共享,解决了协同难题,确保了任务规划、执行与迭代的高效统一。在蜂群框架下,L3智能体能够组成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L4团队,完成如“一句话生成电影级大片”的超长复杂任务,效率显著提升。
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智能体的红利,360集团近日发布了“智能体工厂”。企业无需编程基础,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定制专属的L3智能体,并进一步组合成L4级多智能体蜂群团队。这一举措旨在让每个企业都能拥有自己的“Manus”,提升工作效率。
在网络安全领域,智能体正逐渐产生颠覆性影响。周鸿祎指出,当前企业面临安全运营专家稀缺与“智能体黑客”涌现的双重挑战。单个黑客可操控众多智能体黑客,发起自动化攻击,加剧了网络战的风险。对此,360推出的安全智能体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基于安全大模型,安全智能体增添了“手和脚”,尤其是L4多智能体蜂群,能够复刻人类高级安全专家的能力,实现了安全能力的质的飞跃。
360作为率先采用智能体驱动安全的公司,正推动全线产品向智能体化转型,致力于用安全智能体重塑数字安全生态。周鸿祎表示:“安全是数字化的基石,AI则是数字化的巅峰。360将继续坚持‘安全+AI’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用安全守护当下,用AI定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