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经济领域的多位专家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中,详细剖析了当前的经济走向。
海外经济方面,美国对外关税税率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弱,但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预计将逐渐显现。特别是进口商品价格,已经出现超季节性上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美国国内需求。美联储的降息策略可能采取“先慢后快”的模式。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国出口增长面临放缓压力,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提升和外部需求放缓的不利影响。
在国内市场,房地产行业的量价走势放缓趋势明显加剧,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房价已回归到去年9月前的水平。消费补贴政策虽然投放更加均衡,但总额相比上半年有所减少。暑期酒店入住率同比出现负增长,民航票价也创下历史同期新低。官方发布的就业感受指标也处于近年来的低位水平。尽管如此,债券发行的提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基建投资。
价格动态方面,“反内卷”政策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作用似乎有所减弱,但后续措施及其具体影响仍难以确定。生猪、煤炭、钢铁等行业虽然仍处于盈利状态,但也被纳入“反内卷”范畴,这或许与它们与CPI和PPI的紧密联系有关。在“反内卷”预期的影响下,多种商品价格可能会呈现供需交替主导的局面。而真正改变价格预期的关键,仍然在于需求端的变化。
政策层面,近年来第三季度往往被视为“经济观察期”,今年也不例外。在广义财政支出已经提前发力的情况下,后续的政策强度可能会逐渐减弱。票据利率的持续下降,反映出内生信贷需求仍然不足。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底以来,M1增速与实体经济指标出现背离,但与股市指数的相关性增强,这可能表明货币工具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