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媒体纷纷报道,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正与现有一众投资者展开深入磋商,意在推进一场涉及员工持股的股权交易。此消息一出,市场普遍预期,一旦交易圆满落幕,OpenAI的整体估值或将从现有的3000亿美元激增至5000亿美元的新高度,从而一举超越埃隆·马斯克的SpaceX(估值3500亿美元),跻身全球最具价值的人工智能企业之列。
据彭博社独家披露,OpenAI正与其背后的资本力量——包括兴盛资本(Thrive Capital)在内的多家投资公司,就员工股份的收购计划进行初步谈判。这些现有投资者已明确提出,希望获得OpenAI员工的持股份额。
OpenAI的股东阵容豪华,软银、微软等科技巨头均位列其中。《卫报》指出,OpenAI在享受资本带来的助力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投资方,尤其是微软的压力。同时,在科技人才争夺战中,OpenAI还需与Facebook母公司meta等业界大佬一较高下。meta为了吸引并留住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不惜抛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然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却自信满满地表示,尽管meta开出了诱人的条件,但并未能撼动OpenAI核心团队的稳定。
由OpenAI前员工创立的竞争对手Anthropic也不容小觑,其估值已攀升至约1700亿美元。Anthropic正积极寻求融资,以加大对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投入,特别是在计算资源和数据中心建设方面。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OpenAI并未停下创新的步伐。奥尔特曼透露,升级版ChatGPT模型即将面世,并暗示GPT-5或将很快与公众见面。
为了应对meta及中国公司DeepSeek等竞争对手的挑战,OpenAI还推出了两款全新的开放AI模型,供用户自由下载和定制。奥尔特曼在接受采访时强调,OpenAI乐于将这些凝聚了数十亿美元研究成果的模型推向全球,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了解人工智能。
除了软件和AI模型的创新,OpenAI在硬件领域的布局也备受瞩目。近期,OpenAI斥资64亿美元收购了由iPhone设计师乔尼·艾夫创立的初创公司io。奥尔特曼表示,OpenAI计划生产1亿个AI“伴侣”,旨在让这些设备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OpenAI在多个领域不断突破,但其核心业务依然是通过提供ChatGPT增强版服务的订阅费,或将AI模型融入企业解决方案中来获取收益。这一业务模式基于“封闭”模型,其内部工作原理并未公开。
随着OpenAI从混合非营利与盈利的组织向完全盈利的公司转型,这一变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联合创始人马斯克就公开表达了对OpenAI的不满,认为这家初创企业如今过于追求利润,而忽略了推动有益于人类的人工智能发展的初衷,并批评其“背离了最初的使命”。
尽管如此,OpenAI与微软之间的合作依然稳固。奥尔特曼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坦言,尽管在深度合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但总体而言,这种合作对双方公司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