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迎来新一轮政策调整,为市场注入新活力。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与公积金管理中心携手发布了关于优化房地产政策的最新通知,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次政策调整主要包含两大核心变动:一方面,对于满足北京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无论是本地户籍还是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达到一定年限的非本地户籍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将不再受套数限制。另一方面,成年单身人士也被纳入与居民家庭同等的限购政策范畴。
然而,政策发布后,部分自媒体误读了这一消息,出现了“北京五环外取消限购”的标题,这实际上是对政策的误解。正确的解读应为:非北京户籍且未在北京缴纳社保或个税的个人,依然无法在北京购房,包括五环外区域。而北京户籍家庭在享受五环内购房两套的限制外,还可在五环外自由购房。非京籍家庭只要在北京缴纳社保或个税满两年,即可在五环外自由购房,并在三年后获得五环内购房资格。
此次调整的关键在于,五环外特定群体限购政策的放宽,以及成年单身人士购房权利的提升,这将有效增加北京的购房资格数量,但仅限于北京户籍人口或在京有稳定工作记录的人群,对于全国大多数人而言,北京购房门槛依然较高。
此次政策调整的背景是近期楼市降温明显,不仅北京市场遇冷,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均呈现下滑趋势。以北京为例,今年7月二手房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15.56%,同比下降17.9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创下一年来的新低。
关于此次政策调整的力度及其对楼市的影响,分析认为,虽然政策能够带来一定的购买力提升,但整体作用相对有限,主要刺激的是北京内部需求,而非吸引外地购买力。市场原本期待北京能像深圳非核心区那样,允许外地人零门槛购房一套,但此次调整并未达到这一预期。
北京楼市的特殊性,以及其作为首都和“减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地,决定了其政策调整的谨慎性。因此,即便未来五环外政策进一步放宽,预计也仅是将社保或个税要求从两年降低至半年,全面取消限购的难度极大。
尽管此次北京楼市新政力度有限,但它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或将启动新一轮楼市松绑政策。上海目前以外环线为界,非沪籍家庭或个人在外环外购房需一年社保,外环内需三年社保。未来上海政策若调整,预计外环外购房门槛将进一步降低,同时个人与家庭的购房权利将更加平等。
深圳已先行一步,允许外地人在非核心区零门槛购房一套。未来深圳政策调整的可能方向包括:放宽核心区购房限制,或仅针对大户型开放给外地人,同时允许深圳本地符合条件者在核心区增加购房套数。
尽管当前楼市状况下,即便北上广深取消限购,也难以迅速扭转市场趋势,但政策调整总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渐进式的策略。北上广深若能进一步松绑,即便力度有限,也能为楼市带来一定刺激作用,短期内促进成交量回升。
市场还关注到,今年9月22日,LPR利率有可能再次下调,这将为楼市提供潜在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