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河南驻马店农民盼雨38天终得降甘霖,却忧旱涝急转影响收成

   时间:2025-08-09 23:32:35 来源:时代周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河南上蔡县的广袤田野上,76岁的徐青友老人正经历着他人生中又一个难忘的夏天。这位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农民,面对今年极端的气候变化,显得格外无助。

几个月前,持续的干旱让地里的玉米苗奄奄一息,枯黄的叶子诉说着土地的渴望。徐青友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他深知,如果再不下雨,这一季的收成怕是要泡汤了。

“前几个月大旱,现在又怕涝,这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徐青友叹着气说。他的身躯因常年的劳作而显得矮小精瘦,皮肤也被阳光晒得黝黑。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坚持每天下地劳作。

徐青友的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家。面对今年的旱情,他不得不打电话叫回了在驻马店工作的儿子徐守军。徐守军放下手中的餐饮生意,匆匆赶回村里,和父亲一起铺设水管,引水浇地。

父子俩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只为能让土地喝上饱水。他们的吃食简单至极,一个白面馒头就能对付一整天。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努力,也似乎难以扭转干旱带来的困境。浇过的地很快又干了,泥沙从指缝间流走,玉米依旧打蔫。

就在徐青友几乎要绝望的时候,8月6日,河南多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雨水。这一场雨,他们足足等了38天。雨水滋润了干渴的土地,也让徐青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持续的骤雨又带来了新的担忧。农民们担心地里的庄稼会遭遇涝灾。徐青友也不例外,他每天都会到地里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生怕一场大雨会毁掉来之不易的希望。

上蔡县的村干部们也在积极应对旱情。他们全天保持抗旱井通电抽水,有时甚至会亲自帮忙引管道。但面对天灾,他们的力量也显得微不足道。

事实上,河南驻马店地区今年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最炎热的夏天。炎热的背后,是严重的干旱。小麦收完后,玉米种下,却迟迟不见雨水。农民们只能依靠人工浇灌,但即便是这样,也难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徐青友家的情况并非个例。整个村子都在重复着这样的节奏:大户凭借自家有井硬抗旱情,小户只能靠公用的井“吊着一口气”。而这样的气候变化,也开始影响一度作为中国粮仓的河南的粮食产量。

据统计,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而在那以前,河南一直是中国产粮第一省。这一变化背后,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种植区域调整与转换。

尽管现代农业中,农药和化肥取代了部分传统农耕方式,但水和温度依然是农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当“粮仓”向北移动时,河南的农民们却依然需要与土地共生。

徐守军深知父亲对土地的深厚感情。他说,父亲种地不是为了吃和卖,而是不忍心荒着。在上蔡村里,这样的想法像年轮一样跟随农民一生。

徐青友和徐守军父子俩的故事,是上蔡县乃至整个河南地区农民面对极端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默默守护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期待着每一个丰收的季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