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嫦娥六号新发现:月背月幔“超还原”状态,深化月球演化认知

   时间:2025-08-10 09:06: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学家近期在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背面玄武岩样品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成果加深了人类对月球内部结构及其演化历程的理解。通过对这些珍贵样品的细致分析,科学家们揭示了月幔处于一种极为还原的状态,这一状态被称为“超还原月幔”。

月幔,作为月球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月壳与月核之间,厚度超过1000千米,占据了月球体积的一半以上。它是月球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的源泉,对月球的演化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超还原月幔”的发现,则意味着月幔中的元素更倾向于以低价态存在,这可能反映了月幔物质的原始特性,或是遭受了大型撞击事件后形成的还原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杨蔚指出,嫦娥六号着陆区深部的月幔不仅比月球正面的月幔更加干燥和贫瘠,而且还原性更强。这一发现颠覆了以往对月球内部氧化还原状态的认识,表明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月幔在深层次上仍存在显著差异。

杨蔚进一步解释说,过去人们只能通过遥感图像观测月球,而正面与背面的显著差异一直是个谜。现在,嫦娥六号的发现证明,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月球表面,而且深入到月幔内部。这一新发现为理解月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中国科学家在月球科研样品的申请、管理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发放了九批共125.42克的月球科研样品,其中包括嫦娥五号带回的2.18克样品。这些样品已促成了超过150个研究成果的发表,极大地推动了月球科学的研究进展。

月球科研样品的申请流程严格而规范,采取“线上提交+专家评审”的方式。公众可以通过访问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进入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数据与样品发布系统,了解相关信息并提交申请。每次申请可申请5个样品,但大部分样品均为毫克级,申请到克级样品已属难得。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家对月球科研样品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地质分析到如今的月球原位资源利用、月壤制砖等工程应用方向,月球科研正逐步转向实用化、工程化。这一转变不仅为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和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