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内部突发重大调整,马斯克一封简短邮件宣布Dojo项目即刻终止,团队成员迅速并入AI6项目。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让芯片团队的工程师们措手不及,他们上周还在紧锣密鼓地调试5纳米Dojo D1 Tile,而转眼间,实验室的灯光便熄灭了。
回顾Dojo项目的三年历程,特斯拉投入高达三十亿美元,却收获了昂贵的教训。首先,算力账本显示,尽管Dojo峰值达到1.1 EFLOPS,但其每瓦性能与英伟达H100相当,而高昂的封装成本使得性价比远低于预期。其次,工艺内耗问题凸显,Dojo采用台积电5纳米工艺,而AI6则转向三星4纳米,这不仅导致供应链复杂度增加,还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更为尴尬的是,得州奥斯汀的数据中心因施工问题至今未能投入使用,马斯克对此表示不满。
外界对于Dojo项目的解散解读不一,有人认为是特斯拉向英伟达低头,但更多人认为这是马斯克的一次理性止损。尽管训练端受制于英伟达,但双方在商业上存在相互依赖,短期内不会决裂。特斯拉真正的护城河在于推理端,即车辆自身的计算能力。马斯克将重心转向提升车辆芯片的智能化水平,以期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此次调整在产业链中引发连锁反应。Dojo项目的核心工程师们迅速跳槽至新兴AI芯片初创公司DensityAI,该公司刚刚获得巨额A轮融资,剑指AI数据中心芯片市场。与此同时,特斯拉市值因Dojo项目解散而蒸发八十亿美元,而英伟达市值则上涨三百亿美元。华尔街的反应表明,购买GPU比自主研发GPU更为赚钱。三星德州新厂趁机夺得AI6项目未来五年的大单,而台积电则失去特斯拉这一重要客户,紧急转向其他合作伙伴。
Dojo项目的终结并非故事的终点。DensityAI宣称其2026年推出的芯片将在性能和功耗上超越英伟达H100。若未来外购GPU成本飙升,马斯克是否会重启Dojo项目成为悬念。尽管他表示“随时可重启”,但重启的代价高昂,特斯拉的资金链能否承受尚存疑问。
对于特斯拉的这一断臂之举,你认为是英明止损还是战略收缩?若英伟达在未来真的成为特斯拉自动驾驶发展的瓶颈,你会因此看空特斯拉的前景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