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英伟达H20芯片是否存在后门风险的问题,在科技圈内引发了广泛讨论。英伟达方面迅速作出回应,坚决否认其芯片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并强调没有任何途径可以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
然而,这一话题并未因此平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近日发表文章,深入探讨了美国如何在芯片中植入“后门”的可能性。文章指出,今年5月,美国众议员比尔·福斯特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美国商务部强制芯片企业在受出口管制的芯片中加入“后门”,以实现“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等功能。
“玉渊谭天”以英伟达H20芯片为例,详细解释了硬件“后门”和软件“后门”的潜在危害。从硬件角度来看,通过在H20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中植入远程关闭电路,并设定触发机制,完全可以在不依赖外部条件的情况下实现远程关闭功能。这意味着,一旦芯片满足预设条件,如激活时间达到指标或物理条件符合设定,电源管理模块就会执行相应操作,如切断芯片核心电源或调整电压至不稳定区域,导致芯片功能异常。
文章进一步指出,另一种实现远程关闭的硬件“后门”方式是修改H20芯片的固件引导程序。在芯片启动时,引导程序会检查特定条件,如地理位置信息或授权状态,若条件不满足,则可拒绝芯片启动、禁用部分高级功能或限制芯片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H20芯片目前几乎是专供中国市场。如果芯片中确实设置了“后门”,那么这些功能将具有高度定向性,启动“后门”时几乎不会“误伤”其他地区的用户。
“玉渊谭天”强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H20芯片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都算不上是一款安全的芯片。除了安全问题外,H20芯片在性能上也存在明显不足。相比其标准版H100,H20的整体算力仅约20%,GPU核心数量减少41%,性能降低28%,无法满足万亿级大模型的训练需求。
H20芯片在环保方面也存在短板。当一款芯片既不环保、也不先进、更不安全时,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有理由选择拒绝购买。
英伟达H20芯片在安全性、性能和环保性方面均存在明显问题。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这款芯片无疑是一个充满风险的选项。在选择芯片时,我们应更加审慎,确保所选产品既符合我们的需求,又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注:由于示例中未提供第二张具体图片链接,此处用示例链接代替,实际使用时请替换为真实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