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冰淇淋融化速度的讨论愈发热烈,其中,“蜜雪冰城冰淇淋化得快”的话题尤为引人注目。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手捧冰淇淋,却无奈看着它迅速融化的照片,抱怨声四起,有人甚至戏称:“在蜜雪冰城门外,冰淇淋就开始了一场与手指的‘亲密接触’。”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不仅蜜雪冰城,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品牌的冰淇淋也遭遇了网友们的“快速融化”调侃。面对这样的情境,不少消费者好奇,这些冰淇淋到底为何融化得如此之快?
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有媒体进行了一项测评,选取了蜜雪冰城的新鲜冰淇淋(黑芝麻脆筒)、肯德基的奶乎乎红苹果味花筒、麦当劳的圆筒冰淇淋、DQ的单球醇香甜筒以及野人先生的开心果gelato五款产品,通过测量冰淇淋在不同时间段的高度变化,来直观展示其融化速度。
测评结果显示,在32.8℃左右的室外环境中,这些冰淇淋的融化速度各有千秋。DQ的甜筒虽然初始融化较快,但随后速度有所减缓;麦当劳的圆筒冰淇淋在15分钟内高度大幅下降,最终在第20分钟时彻底倒塌;野人先生的开心果gelato融化速度稳定,高度随时间持续降低;肯德基的花筒冰淇淋则在前15分钟内高度急剧下降,筒身也变得柔软弯曲;而蜜雪冰城的冰淇淋,尽管初始高度最高,但在20分钟内高度降低了近8厘米,融化速度位列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测评结果并不能全面反映所有同品牌冰淇淋的融化情况。测评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所有变量,如冰淇淋筒的形状、室外温度波动、从门店到室外的行走时间等因素,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冰淇淋的融化速度。用冰淇淋高度变化来判断融化速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同冰淇淋的初始高度和形状差异较大。
那么,影响冰淇淋融化速度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介绍,冰淇淋的融化情况与其抗融性和保型性密切相关。抗融性指的是冰淇淋对温度的耐受程度,而保型性则是指冰淇淋在非低温环境中保持原本形状的能力。
阮光锋指出,冰淇淋中的糖分对抗融性有着显著影响。一般来说,分子量较小的单糖如果糖、葡萄糖不利于保持冰淇淋的抗融性,而由两个单糖结合成的二糖,如蔗糖,则能更好地维持冰淇淋的抗融性。油脂含量、饱和度以及熔点也会影响冰淇淋的抗融性。高饱和度、高熔点的油脂能够增强冰淇淋的抗融性,使其更不容易融化。
除了糖分和油脂,冰淇淋的固形物含量、膨化率以及添加剂等因素也会对其融化速度和保型性产生影响。固形物含量越高,冰淇淋质地越浓稠,融化后更容易保持形状;膨化率越高,冰淇淋质地越松软轻盈,融化后越不容易保持原样;而乳化剂和增稠剂等添加剂则能提升冰淇淋的抗融性和保型性。
冰淇淋的融化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糖分种类和含量、油脂的饱和度和熔点、固形物含量、膨化率以及添加剂等。因此,在无法严格控制所有变量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判断哪款冰淇淋融化得最快或最“不成样子”。
对于消费者而言,冰淇淋的融化速度并不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在购买和享用冰淇淋时,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口感、风味以及营养成分等方面。所以,下次当你手捧冰淇淋时,不妨尽情享受那份清凉与甜蜜,而无需过于担心它的融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