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速迅猛,价格战忧虑尚远

   时间:2025-08-11 19:01:31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机器人产业的舞台上,一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变革正在悄然上演。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的展览现场,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与人形机器人的格斗展示交相辉映,成为了观众瞩目的焦点。这些生动展现不仅预示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进步,也标志着机器人产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一年前,WRC的展厅内虽同样遍布人形机器人,但多数仍停留在展示阶段,实际能动者寥寥无几。一年间,这一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形机器人摔倒的bug已成为过去式,参展商们纷纷亮出自家产品已落地的实际应用场景,从单纯的“技术炫耀”迈向了“量产应用”的实质阶段。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高达27.8%,这一数据无疑为行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与此同时,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悄然浮现。宇树科技推出的双足人形机器人R1,以3.99万元的起售价,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WRC期间预测,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有望大幅下降。这一预测不仅反映了行业成本控制的优化,也预示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展台上,各家企业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在技术与订单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及是否已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价格竞争。

在营收方面,一些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云幕智造总经理助理李大卫透露,去年公司全年营收仅为400多万元,而今年截至目前,营收已超过5500万元,预计全年将突破亿元大关。这家来自苏州太仓的企业,首次参加WRC便以其皮肤人形机器人吸引了大量观众。这些具备人类皮肤质感的人形机器人,在文旅场景中大放异彩,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也在逐步推进。尽管目前仍处于局部岗位的示范阶段,但一些大单的出现已经预示着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例如,优必选成功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9000多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便是工业场景应用的一个有力证明。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则认为,无论是工业、服务还是医疗场景,只要存在相对简单的岗位,人形机器人都有发挥的空间。

关于价格竞争的问题,宇树科技的新款R1机器人无疑成为了焦点。对于降价是否会引发价格战,业界看法不一。灵宝CASBOT创始人、董事长张正涛认为,产品降价主要取决于产品定位和供应链利润控制,而技术才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灵心巧手联合创始人张延柏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价格战应该不会愈演愈烈,但整体行业价格的普惠化趋势明显。

在探讨成本下降与未来市场时,李通以海外市场为例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不断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两者之间的剪刀差将逐渐缩小,直至达到一个拐点,届时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落地将成为可能。他还透露擎朗智能在海外市场的订单增长迅速,尤其是海外市场至少实现了50%的增长。

在技术层面,多位从业者强调了长期主义的重要性。机器人产业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具身智能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在硬件层面,解决工程问题是实现量产的关键一环。而高质量的具身智能数据集,则是提升机器人泛化能力的关键所在。例如,帕西尼公司通过在6月成立数据采集工厂,致力于训练具身智能模型,以期实现机器人泛化性的飞跃性提升。

在WRC的展览现场,技术与订单的交汇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帕西尼TORA-ONE机器人的精细操作能力演示,与宇树机器人格斗场的激烈对决相映成趣。而背后,“买机器人上京东”的交易平台,则悄然见证了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这里,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力量正携手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