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在二手车交易平台发现了一辆看似性价比极高的特斯拉Model X,标价46.2万元,远低于市场价。卖家于某声称这辆车除了右后方有轻微损伤外,其余部分均保持精品状态。赵先生在试驾后,对车辆的外观和性能表示满意,随即支付了定金并完成了交易。
然而,购车后的喜悦很快被一系列问题所取代。赵先生发现,这辆车在短短九个月内多次出现故障,包括左前摄像头失效、电动尾门故障、底盘异响以及刹车震动等。面对不断累积的维修账单,赵先生开始怀疑这辆车的真实状况。
当车辆突然熄火无法启动时,赵先生将车送至4S店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这辆车曾在2021年因重大事故被保险公司认定为全损,维修费用高达76万元以上,且无法再享受原厂质保。这一发现让赵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购买了一辆被刻意隐瞒事故历史的问题车辆。
经过法院的调查,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卖家于某是通过拍卖平台以22.6万元的价格购得这辆全损车,并进行了修复。在销售过程中,于某故意隐瞒了车辆的全损历史,仅轻描淡写地提及车辆有过“小磕碰”。法院还发现,于某并非首次倒卖事故车,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消费欺诈。
面对确凿的证据,法院最终判决于某退还赵先生46.2万元的购车款,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某的欺诈行为进行了三倍赔偿,总计138.6万元。这一判决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向二手车市场的欺诈行为发出了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