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长相酷似周杰伦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粥饼伦”,其开设的“粥饼伦灌饼”店在石家庄开业仅半年后悄然关门,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位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其餐饮创业之路并未如预期般顺利,甚至未能覆盖房租成本,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对网红跨界餐饮创业的深思。
“粥饼伦”的餐饮创业尝试并非孤例。近年来,众多网红纷纷投身餐饮行业,试图将自己的流量转化为实体店面的客流量。从生活类博主“郭老师”在河北沧州开设的“郭子的茶”,到知名美食博主“好滴多仔”在上海静安寺附近打造的创意菜餐厅“阔厅KuaTia”,网红开店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风潮。
这些网红餐厅在开业初期往往能够吸引大量粉丝前来打卡,门店外排起长队,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居高不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网红餐厅却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最终以闭店告终。例如,车模李凉凉开设的“李凉凉重庆小面”三家门店全部关闭,亏损超过300万元;吴夏帆的GOODNIGHT BENJAMIN也在开业不久后宣告歇业。
分析这些网红餐厅失败的原因,不难发现,尽管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但在餐饮行业的运营和管理上却显得经验不足。许多网红在开店过程中过于追求排场和流量适配,导致门店成本过高,经营压力巨大。例如,“粥饼伦”在石家庄的门店位于繁华商圈,月租高达2万元,加上人力成本等开支,使得门店难以维持收支平衡。
一些网红餐厅在菜品设置和定价策略上也存在明显问题。如凭借街头炒粉走红的炒粉姐,在将摊位升级为门店后,炒粉价格从8元飙升至28元,远超消费者预期。同时,餐厅的制作环节交给店员,失去了“亲自炒制”的互动感和烟火气,导致门店模型与个人IP严重脱节。
网红跨界餐饮创业虽然自带流量优势,但餐饮行业的竞争依然激烈,成功并非易事。一家成功的餐厅需要打造出色的产品力、磨炼卓越的运营能力,并持续吸引消费者。对于网红而言,流量只是吸引客流的敲门砖,要想在餐饮行业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基本功。
事实上,不少网红餐厅在开业初期的高热度过后,往往面临着客流量骤减的困境。此时,如果餐厅的产品力和运营能力不足以支撑持续经营,那么闭店也就成为了必然结果。因此,对于想要跨界餐饮创业的网红而言,除了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吸引顾客外,更需要注重餐厅的产品质量和运营管理能力。
网红跨界餐饮创业并非易事,需要网红们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