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购房限制性措施上纷纷迈出调整步伐,这一系列动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8月9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与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此《通知》的出台,被业内人士视为楼市政策优化的风向标,预示着未来可能有更多城市跟进调整。
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率先于去年9月全面取消了限购政策。数据显示,自限购放开以来,广州楼市活跃度显著提升。2025年1月至7月,广州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增长了9%左右。
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和深圳在购房资格上仍设有一定门槛。深圳在去年9月对部分区域的限购政策进行了微调,非户籍居民在特定区域内购房仍需提供连续一年的个税或社保缴纳证明。上海则对非户籍居民购买外环外住房的条件有所放宽,但仍要求外环内购房者需有三年及以上个税或社保缴纳记录。
北京的《通知》明确指出,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在五环外购买商品住房将不受套数限制。这一调整旨在精准发力,稳定市场。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放开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既能满足有能力、有需求的居民购房愿望,又能促进市场修复,实现职住平衡。
目前,北京五环外地区已成为房地产市场成交的主力军。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中,五环外占比超过80%,二手住宅成交套数中五环外占比也超过50%。此次政策调整,无疑将进一步激活五环外市场,缓解部分高库存区域的去化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五环外限购政策有所放宽,但五环内商品住房的购买政策仍保持不变。这一差异化策略旨在精准调控,既满足合理自住需求,又避免市场过热。
业内人士还指出,未来上海和深圳也有望进一步优化限购政策,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各地需进一步挖掘潜在购房需求,特别是关注单身大龄青年和老旧小区住户等特定群体的需求。同时,持续关注二手房市场挂牌量的消化情况,推动市场供求关系再平衡,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